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因其民,袭其处,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顺比。是故得地而权弥重,兼人而兵俞强,是以德兼人者也。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用贫求富,用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若是,则必发夫掌窌之粟以食之,委之财货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朞三年,然后民可信也。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国俞贫,是以富兼人者也。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诗句】:
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彼贵我名声,美我德行,欲为我民,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因其民,袭其处,而百姓皆安,立法施令莫不顺比。是故得地而权弥重,兼人而兵俞强,是以德兼人者也。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势,故民虽有离心,不敢有畔虑,若是,则戎甲俞众,奉养必费。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是以力兼人者也。非贵我名声也,非美我德行也,用贫求富,用饥求饱,虚腹张口来归我食;若是,则必发夫掌窌之粟以食之,委之财货以富之,立良有司以接之,已朞三年,然后民可信也。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国俞贫,是以富兼人者也。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
【译文】:
凡是兼并别人有三种方式:有一种是通过道德兼并别人,一种是通过武力兼并别人,还有一种是通过财富兼并别人。对方看重我的名声,欣赏我的品德,想要让我成为他们的民众,所以他打开城门清除道路来迎接我们进入,利用他的民众,占领他的国土,这样百姓就都安心了,制定法律颁布命令没有不遵从的。因此获得土地就会权力更加重,兼并别人就会军队更加强大,这是通过道德兼并别人。不是看重我的名声,也不是欣赏我的品德,而是害怕我的力量,威胁我的地位,所以百姓即使有反叛之心,也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果是这样,那么士兵就会很多,供养费用一定很庞大。因此获得土地就会权力更轻,兼并别人就会军队更弱,这是通过武力兼并别人。不是看重我的名声,也不是欣赏我的品德,而是追求富贵,追求食物,空着肚子张开嘴巴来归附我们进食;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必须拿出仓库中的米来供给他们食用,拿出财物来满足他们的愿望,建立优秀的官员来结交他们,过了三年之后,然后百姓才值得信赖。因此获得土地就会权力更轻,兼并别人就会国家更加贫穷,这是通过财富兼并别人。所以说:通过道德兼并别人的是王者,通过武力兼并别人的是弱者,通过财富兼并别人的是贫穷者。古今都是一样的。
【赏析】:
荀子的《议兵》是一篇关于军事、政治和外交的议论文。文章首先阐述了兼并他人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以德兼并他人;二是以力兼并他人;三是以富兼并他人。接下来,作者详细阐述了这三种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作者总结了三种兼并方式的得失,强调了以德兼并他人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兼并方式。
全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论述详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指导意义。同时,文章在语言上也表现出了一种简洁明快的风格,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