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这首诗是荀子的《议兵》中的一段,主要讲述了兼并与凝固的重要性。荀子认为,兼并容易实现,但凝固更难。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

下面是诗句和注释:

  1.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 ——兼并容易,但凝固很难。
  2. 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 ——齐能并宋但不能凝固,所以被魏国夺去。
  3. 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夺之。 ——燕能并齐但不能凝固,所以被田单夺去。
  4. 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 ——韩国的上地,方圆几百里,非常富足,但是赵不能凝固,所以被秦国夺去。
  5. 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 ——所以能并之但不能凝固,就一定会被夺去;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固其所有,就一定会灭亡。
  6. 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 ——能凝固,就能合并。得到后就凝固,兼并就没有强大的对手了。
  7. 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 ——古代的商汤用小平,周武王用镐水,都是方圆百里的土地,天下为一家,诸侯为臣子,没有其他原因,这是因为他们能凝固。
  8. 故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 ——因此,凝固士兵要用礼制,凝固民众要用政治。礼制完善使士兵服从,政治平稳使人民安定,士兵服从人民安定,这叫做大凝固。
  9. 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用来防御就坚固,用来征战就强大,命令执行禁止违抗,王侯的事业就可以完成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