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徐子问道:“孔子屡次赞美水,说:‘水啊!水啊!’这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回答说:“源流不断,日夜不停。填满了渠道之后才前进,广泛地流向四海,像有根基的这样,就是这种取法。如果毫无本源,七八月里下雨时,沟渠都被水灌满了;等到干涸的时候,只要等待一会就成空了。所以名声超过了实际,君子以此为耻。”
注释:
-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徐子问)
- 原泉(yuán quán): 源头的水。
- 混混(hùn hùn): 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 盈科而后进:填满了沟渠再向前流,喻意积累经验或实力后才能取得成就。
- 放乎四海:广泛地向四周扩散。
- 苟为无本(gǒu wéi wú běn):如果没有根基或基础。
- 七八月之闲雨集:指七八月份雨水很多。
- 沟浍皆盈(gōu huǐ jū yíng): 指沟渠被水填满。
-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一旦)等到干枯了,只要等一会儿就能看到结果。
- 故声闻过情(gù wén guò qíng): 形容名声和实际情况相差很远。
- 君子耻之(jūn zǐ chǐ zhī): 君子以之为耻。
赏析:
此诗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道德、智慧和实际能力的关系问题。孟子通过讲述水源的比喻,指出真正的成功和成就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只追求名声而不注重实际行动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