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译文:
孟子说:“王者的足迹消失了,诗也随之消亡了。诗消亡之后,春秋时代便应运而生。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都是同一类的东西。它们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而用的文字则是古代的历史文献。孔子说:‘其中的意义是我自己借鉴和吸取的。’”
注释:
- 王者之迹:指的是古代君王治国的行为与成就。
- 诗亡然后春秋作:指当诗歌消亡后,春秋时代的史书便应运而生。
-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分别指的是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这些书籍都是记录历史事件,但内容有所不同。
- 齐桓、晋文:指的是齐国的齐桓公,晋国的晋文公。
- 史:这里指的是古代的历史文献。
- 丘窃取之矣:孔子认为自己从中借鉴和吸取了一部分意义。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迁,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孟子通过对比不同的历史记录方式,来阐述诗歌和史书在历史记录中的作用与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