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译文:
孟子说:“舜居住深山之中,与木石为伴,与鹿豕共游。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很少几次,当他听说善言,看见善行时,就像江河决堤一样,浩浩荡荡,没有人能阻挡。”
注释:
- 孟子(Mencius):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 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帝王,以仁德著称。
- 深山:指偏远、幽静的山区。
- 木石居:形容生活简朴,不慕繁华。
- 与鹿豕游:与鹿和猪一起游玩。
- 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与深山之野人不同的地方很少。
- 闻一善言:听到一句好话。
- 见一善行:看到一件好事。
- 若决江河:如同江河决堤一样。
- 沛然莫之能御也:浩浩荡荡,没有人能抵挡得住。
赏析:
这首诗是孟子关于舜的一段描述,通过对比舜和一般深山之野人的不同之处来突出舜的品德。孟子认为舜虽然身处僻静之地,但内心世界却非常广阔,对外界的事物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当他听闻或目睹善言善行时,就像江河泛滥一样无法阻挡,展现出了极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这段描述不仅展示了舜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孟子强调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