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曾说:“有侍奉君主的人,只要对君主有所奉献,就自以为是君主的忠实仆人。有安于国家的人,认为使国家平安是自己的心愿。有为天下民众谋福利的人,认为推行仁政可以泽被百姓。有道德高尚的君子,端正自己而使万事万物都得到匡正。”

注释:

  • 有事君人者:指那些侍奉君主的人
  • 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这些人把对君主的服从当作快乐
  • 以安社稷臣者:指那些安于国家的人
  • 以安社稷为悦者也:这些人把国家的安定看作是自己的快乐
  • 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指那些追求天下太平的人
  • 有天民者:指道德高尚的人
  • 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这些人将道德和仁德推广到天下,然后才去践行
  • 正己而物正者也:这些人通过修养自身来纠正万物

赏析:
这首诗主要阐述了四种不同的理想人格。首先,第一种是侍奉君主的人,他们只关心对君主的忠诚。第二种是安于国家的人,他们认为国家的安全就是他们的快乐。第三种是追求天下和平的人,他们的目标是使天下太平。最后一种则是道德高尚的人,他们通过修身齐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整首诗展现了孟子对于理想人格的思考,强调了个人品德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