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曾说:“有侍奉君主的人,只要对君主有所奉献,就自以为是君主的忠实仆人。有安于国家的人,认为使国家平安是自己的心愿。有为天下民众谋福利的人,认为推行仁政可以泽被百姓。有道德高尚的君子,端正自己而使万事万物都得到匡正。”
注释:
- 有事君人者:指那些侍奉君主的人
- 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这些人把对君主的服从当作快乐
- 以安社稷臣者:指那些安于国家的人
- 以安社稷为悦者也:这些人把国家的安定看作是自己的快乐
- 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指那些追求天下太平的人
- 有天民者:指道德高尚的人
- 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这些人将道德和仁德推广到天下,然后才去践行
- 正己而物正者也:这些人通过修养自身来纠正万物
赏析:
这首诗主要阐述了四种不同的理想人格。首先,第一种是侍奉君主的人,他们只关心对君主的忠诚。第二种是安于国家的人,他们认为国家的安全就是他们的快乐。第三种是追求天下和平的人,他们的目标是使天下太平。最后一种则是道德高尚的人,他们通过修身齐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整首诗展现了孟子对于理想人格的思考,强调了个人品德与社会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