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说:“伯夷避开商纣王,住在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于东方,便说:‘何不去归顺他呢?我听说周文王是位善于养老的人。’太公避开商纣王,住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于东方,便说:‘何不归顺他去呢!我听说周文王是位善于养老的人。’天下有善于养老的人,那么仁人就会把他当做自己归宿。五亩大的住宅,在墙下种桑树;妻子儿女养蚕,老人就足以用丝帛来御寒了。五只母猪,两头猪公,按季节繁殖,老人就有肉吃了。百亩大田,一个农夫耕种,全家人八口之家就足够吃不愁饿了。所谓周文王善于养老,就是制定田地里的工作制度,教他们种桑养蚕,引导他们的妻妾儿女,让他们赡养老人。五十岁没有丝绸暖衣,七十岁没有肉食充饥,这叫冻馁。文王的民众中没有冻饿的老翁,这就是所说的善养老。”

注释:

孟子:即孟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伯夷:古代的一位贤人。

辟纣:避开商纣王的统治。

居北海之滨:居住在北方的海边上。

闻文王作兴:听说周文王兴起。

盍归乎来:何不归顺他来呢?

吾闻西伯善养老者:我听说周文王是个好人,善于赡养老人。

太公辟纣:太公望(姜子牙)避开商纣王,隐居在东海之滨。

制其田里:制定田地里的规章制度。

教之树畜:教导他们种植和饲养。

导其妻子:引导他的妻妾儿女。

匹夫耕之:一位普通男子去耕地。

八口之家:一家八个劳动力。

无冻馁之老者:没有被冻饿的老人。

冻馁:受冻挨饿。

非帛不暖:没有丝帛保暖。

五十非帛不暖:五十岁没有丝帛取暖就不暖和了。

八十非肉不饱:八十岁没有肉吃饱就不饱了。

谓之冻馁:被饿死叫冻馁。

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指文王的百姓中有不被冻饿的老人。

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这是说文王能够使百姓不受冻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