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注释:

  •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具备道德品质、智慧、技巧和知识,那么他的内心就会充满疾病”。疢疾,病痛,喻指内心的困扰。
  •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意思是“孤独无援的臣子和被遗弃的孩子,他们的忧虑是深远的”。独孤臣,孤独的臣子,指处境孤寒、无依靠的人。孽子,被遗弃或不被父母宠爱的儿子。
  • 故达:因此能够通晓事理。达,通达、理解、明白。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如果有道德、智慧、技巧和知识,他的内心深处就会感到不安。那些孤独无依、遭受苦难的臣子和被遗弃的孩子,他们的忧虑是深远的。因此,他们能通晓事理。”

赏析:
此诗表达了孟子对人内心世界的洞察。他通过描述孤独无依之人和被遗弃孩子的内心状态,揭示了他们之所以能够通晓事理的原因。这里的“疢疾”与“忧患”,都象征着内心的困扰和忧虑。而“独孤臣孽子”则暗示了这些人往往在困境中挣扎,因此更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世事的复杂。这种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孟子对人性的深入理解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