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孟子说:“喜欢名声的人,能让千乘之国归顺;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即使是一箪食、一豆羹也会显露出不满。”
解析:
- “好名之人” 指的是那些重视名誉和声誉的人。
- “能让千乘之国” 表示这个人有能力控制或影响一个国家的治理,千乘之国有千里之地,形容其势力巨大。
- “苟非其人” 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人。这里的“其人”指的就是前文所说的能控制或影响国家的人。
- “箪食豆羹见于色” 是描述一个人在面对简陋食物(箪食,古代盛饭的竹筐)时的表情。箪食,即用竹篾编成的小筐,用来盛放食物。豆羹,指用豆子做的稀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面前只有一箪食一豆羹这种简单的食物,也不会露出不满足的样子。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对比强调了真正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与只追求表面荣誉的人的区别。孟子认为,能够管理一个拥有千乘之国的君主才是真正的有才干,而那些只是在乎自己的名声而不顾实际问题的人,即使面对简单的饮食也不会表现出任何不满。这反映了孟子的政治理念,即真正的领导者应当关注实际利益,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荣誉和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