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说:“如果不相信仁贤,国家会空虚;如果没有礼义,上下就会混乱;如果没有政事,财物就无法使用。”
逐句翻译:
- 孟子曰 - 引述孟子的话语。
-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 - “不相信仁者和贤人”,会导致国家(国家)失去其基础或核心价值;“空虚”指的是国家内部缺乏凝聚力和活力。
- 无礼义,则上下乱 - 如果没有礼仪和正义(礼义),社会各阶层(上下)将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
-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 如果政府没有有效的政策来管理和分配资源(政事),那么国家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将无法得到满足和维持。
注释及赏析:
- 孟子曰:引用了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的一句话。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政治家,被尊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这里提到了“仁贤”,即指有道德修养且有才能的人士,他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对这些人才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会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这种观点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 无礼义,则上下乱:这里的“礼义”是指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它们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社会中缺乏这些基本规范,那么人们的行为将会混乱无序。
-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这里的“政事”是指政府的行政和管理活动,它们是国家运行的基础。如果政府没有有效的政策和行动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那么国家的经济状况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段文字反映了孟子对于治理国家的看法,他强调了信任仁人和贤能的重要性,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些观点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治国理政中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以及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