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曰:「知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也。」

译文:

孔子说:「了解事情很难。有人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却不能被鲁国容纳,原因也是有的。他做事情不顺从、对人不宽恕。《夏书》说:『记住这些在心中。』顺从和宽恕是相互关联的。」

注释:

  • 仲尼:指的是孔子。
  • 知之难也:意思是知道事情的困难是很难的。
  • 有臧武仲之知:意思是臧武仲有这样的聪明才智。
  • 而不容于鲁国:意思是但却不被鲁国所容纳。
  • 抑有由也:意思是但有它的原因。
  • 作不顺而施不恕:意思是做事不顺从,对人也不公平。
  • 《夏书》曰::《尚书》是古代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文献集,这里引用的是《尚书》中的一句话。
  • 念兹在兹:意思是记住这个(原则)并牢记在心。
  • 顺事、恕施:意思是顺应事理、待人宽厚,这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

赏析:
这首《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出自孔子,他在评论臧武仲时,提出了“知”与“容”之间的关系。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理解事物(知),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行为上做到公正无私(容),那么这个人就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尊重和接纳。反之,如果一个人才华出众,却不能得到他人的宽容和理解,那也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这反映出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和政治智慧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