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以公锄为马正,愠而不出。闵子马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轨,祸倍下民可也。」公锄然之。敬共朝夕,恪居官次。季孙喜,使饮己酒,而以具往,尽舍旃。故公锄氏富,又出为公左宰。
孟孙恶臧孙,季孙爱之。孟氏之御驺丰点好羯也,曰:「从余言,必为孟孙。」再三云,羯从之。孟庄子疾,丰点谓公锄:「苟立羯,请仇臧氏。」公锄谓季孙曰:「孺子秩,固其所也。若羯立,则季氏信有力于臧氏矣。」弗应。己卯,孟孙卒,公锄奉羯立于户侧。季孙至,入,哭,而出,曰:「秩焉在?」公锄曰:「羯在此矣!」季孙曰:「孺子长。」公锄曰:「何长之有?唯其才也。且夫子之命也。」遂立羯。秩奔邾。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的各国事件。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释义:
- 季氏以公锄为马正:季氏用公锄担任马正的职务。
- 愠而不出:闵子马发现后,说:“你不要这样,祸福没有门径,全在于人为的选择。作为儿子的,怕的不是不孝,而是没有能力。恭敬地承担父命,有什么固定的呢?如果你能孝敬父母,你的生活会富裕很多倍的,但若是奸诈不轨,那么祸害只会加倍降临于百姓。” 公锄听后觉得有理。
- 敬共朝夕,恪居官次:他开始尊敬和遵守早晚的礼节,认真地处理公务。
- 季孙喜,使饮己酒,而以具往,尽舍旃:季孙很高兴,派人送来自己的酒和食物,让公锄享用。
- 故公锄氏富:因此公锄家变得富有。
- 又出为公左宰:后来公锄被提拔为公室的左宰。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通过一系列事件的记述,展示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重大事件,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道德观念。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