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趯使谓大叔曰:「自子之归也,小人粪除先人之敝庐,曰子其将来。今子皮实来,小人失望。」大叔曰:「吉贱,不获来,畏大国,尊夫人也。且孟曰:『而将无事。』吉庶几焉。」
小邾穆公来朝。季武子欲卑之,穆叔曰:「不可。曹、滕、二邾,实不忘我好,敬以逆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逆群好也?其如旧而加敬焉!《志》曰:『能敬无灾。』又曰:『敬逆来者,天所福也。』」季孙从之。
八月,大雩,旱也。
齐侯田于莒,卢蒲弊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公曰:「诺,吾告二子。」归而告之。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九月,子雅放卢蒲弊于北燕。
燕简公多嬖宠,欲去诸大夫而立其宠人。冬,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公惧,奔齐。书曰:「北燕伯款出奔齐。」罪之也。
”`
昭公三年
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
夏,叔弓如滕。
五月,葬滕成公。
秋,小邾子来朝。
八月,大雩。
冬,大雨雹。
北燕伯款出奔齐。
译文:
在《左传》中,昭公三年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若干事件。首先,滕子的原去世;接着,叔弓去到滕国吊唁并处理丧事;之后,小邾穆公来访并向鲁国进贡。夏季,鲁国举行祈雨仪式;秋季时,小邾子来访。冬季,发生了降下冰雹的自然灾害。最后,北燕的国君款因政治原因流亡到了齐国。
注释:
- 经:古代中国的历史记录文本,其中包含国家大事、法令、历史事件的记录。
- 传:解释经文的文献,通常包含了作者对事件背景、人物行为、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评论和解读。
- 滕子原卒:指的是滕国的君主滕成公去世的事件。
- 叔弓:指鲁国的叔弓,他去了滕国吊唁并处理相关的事宜。
- 小邾子来朝:指的是小邾国的小邾穆公前来鲁国朝见。
- 大雩: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旨在祈求天神降雨,以解决旱灾问题。
- 北燕伯款出奔齐:指的是北燕国的君主款因为某些原因离开自己国家,逃亡至齐国。
赏析:
本段记载了鲁昭公三年内的几个重要事件。首先是滕子的去世,为国内带来了一定的哀伤和变动。其次,叔弓访问滕国,显示出鲁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动及对外交礼仪的重视。小邾子来访则是友好交流的象征,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和平交往。大雩作为求雨的活动,体现了古代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宗教和实际措施。而北燕伯款的出走则揭示了政治斗争中的紧张关系及其结果。整体来看,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当时的国际关系,也反映了鲁国在内政外交上的策略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