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宴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

夏四月,郑伯如晋,公孙段相,甚敬而卑,礼无违者。晋侯嘉焉,授之以策,曰:「子丰有劳于晋国,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以胙乃旧勋。」伯石再拜稽首,受策以出。君子曰:「礼,其人之急也乎!伯石之汰也,一为礼于晋,犹荷其禄,况以礼终始乎?《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其是之谓乎!」

初,州县,栾豹之邑也。及栾氏亡,范宣子、赵文子、韩宣子皆欲之。文子曰:「温,吾县也。」二宣子曰:「自郤称以别,三传矣。晋之别县不唯州,谁获治之?」文子病之,乃舍之。二子曰:「吾不可以正议而自与也。」皆舍之。及文子为政,赵获曰:「可以取州矣。」文子曰:「退!二子之言,义也。违义,祸也。余不能治余县,又焉用州?其以徼祸也?君子曰:『弗知实难。』知而弗从,祸莫大焉。有言州必死。」

诗句原文:
及宴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

译文:
晋国的国君宴子去访问晋国,他更换了自己的住所,回国后发现一切已经恢复了原样。在行礼之后,他就将房屋拆除重建成了里屋,一切都和原来一样。于是命令管地的人将房屋恢复原状,说道:“俗话说:‘不是住宅要占卜,只考虑邻里就可以了。’你们几个人事先占卜邻居了,违背了占卜是不吉利的。君子不触犯不合礼的事,小人不冒犯不吉利的事,这是古人定下来的法则。我怎能违反呢?”最后又恢复了原来的房屋。

注释:

  1. 「及宴子如晋」: 宴子指的是晋国的大夫,这里提到他访问晋国。
  2. 「公更其宅」: 国君更改了他的居住地。
  3. 「反,则成矣」: 回国之后一切都已恢复原状。
  4. 「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 在行礼之后,就拆除重建成了里屋。
  5. 「皆如其旧」: 一切都和原来一样。
  6. 「则使宅人反之」: 于是命令管地的人把房屋恢复到原有的样子。
  7. 「曰:「谚曰」」: 说,引用谚语。
  8. 「『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意思是说,“不是住宅要占卜,只考虑邻里就可以了。”
  9. 「二三子先卜邻矣」: 你们几个人之前已经占卜过邻居了。
  10. 「违卜不祥」: 违背占卜是不吉利的。
  11. 「君子不犯非礼」: 君子不触犯不合礼仪的事。
  12. 「小人不犯不祥」: 小人不冒犯不吉利的事。
  13. 「古之制也」: 这是古人的定则。
  14. 「吾敢违诸乎」: 我怎么能违反呢?
  15. 「卒复其旧宅」: 最终恢复了原来的房屋。

赏析:
《左传》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历史事件及其人物的史书,其中《昭公三年》记述了郑国游吉到晋国为少姜送葬的事件。这段文字展现了宴子对礼节的重视和遵守,以及他对晋国内政事务的谨慎处理。文章通过宴子的行为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礼仪的重视,以及遵循传统规范的必要性。此外,文中还提到了“非宅是卜,唯邻是卜”的谚语,强调选择邻居的重要性。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礼教的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