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氏故主韩氏,伯石之获州也,韩宣子为请之,为其复取之之故。
五月,叔弓如滕,葬滕成公,子服椒为介。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惠伯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请先入。」乃先受馆。敬子从之。
晋韩起如齐逆女。公孙虿为少姜之有宠也,以其子更公女而嫁公子。人谓宣子:「子尾欺晋,晋胡受之?」宣子曰:「我欲得齐而远其宠,宠将来乎?」
秋七月,郑罕虎如晋,贺夫人,且告曰:「楚人日征敝邑,以不朝立王之故。敝邑之往,则畏执事其谓寡君『而固有外心。』其不往,则宋之盟云。进退罪也。寡君使虎布之。」宣子使叔向对曰:「君若辱有寡君,在楚何害?修宋盟也。君苟思盟,寡君乃知免于戾矣。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君实有心,何辱命焉?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在晋也。」
丰氏故主韩氏,伯石之获州也,韩宣子为请之,为其复取之之故。
五月,叔弓如滕,葬滕成公,子服椒为介。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惠伯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请先入。」乃先受馆。敬子从之。
晋韩起如齐逆女。公孙虿为少姜之有宠也,以其子更公女而嫁公子。人谓宣子:「子尾欺晋,晋胡受之?」宣子曰:「我欲得齐而远其宠,宠将来乎?」
秋七月,郑罕虎如晋,贺夫人,且告曰:「楚人日征敝邑,以不朝立王之故。敝邑之往,则畏执事其谓寡君『而固有外心。』其不往,则宋之盟云。进退罪也。寡君使虎布之。」宣子使叔向对曰:「君若辱有寡君,在楚何害?修宋盟也。君苟思盟,寡君乃知免于戾矣。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君实有心,何辱命焉?君其往也!苟有寡君,在楚犹在晋也。」
诗句翻译与注释:
丰氏是韩国的旧主人,伯石曾从那里获得过州地。韩宣子为他求情,因为这是再次被夺走的缘故。
五月,叔弓前往滕国,为滕文公举行葬礼,由子服椒担任副手。当他们抵达郊外时,遇到了懿伯的忌日,敬子没有进入。惠伯说:“公事有公利,没有私忌,椒请求我先入。”然后率先接受了宾馆。敬子同意了这一提议。
晋韩起前往齐国迎接新娘。公孙虿因为受到小姜的喜爱,就用自己的儿子替换了国君的女儿,并将她嫁给了公子。有人对荀宣子说:“子尾欺骗晋国,晋国怎么能接受?”荀宣子说:“我想要得到齐国,远离他们的宠爱,这样的宠爱将来还会来到吗?”
秋七月,郑国的罕虎前往晋国,祝贺夫人的归来并告知说:“楚国每天征讨我们,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按时参加朝会而立了新君。如果我们前去,那么就会担心您会说我们‘已经有外国之心’;如果不去,那么我们的盟约就会被废弃。这是我们进退两难的罪名。我们的国君派遣我来宣布这个。”荀宣子派叔向回应道:“如果君王能够宽恕我们这位寡君,我们在楚国有什么害处呢?只是为了修复与宋国的盟约。如果您还考虑结盟,那么我们就知道自己能够避免灾难了。如果您没有我们的这位寡君,那么我们即使是早晚两次到贵国去,我们的寡君也会怀疑的。君王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心意,为什么要让我们感到耻辱?您一定要前往!如果我们有了寡君,那么在楚国和在晋国是一样的。”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春秋时期诸侯间的外交活动和各国之间的政治斗争。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不同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外交策略。其中,荀宣子的言辞体现了他的机智和谋略,同时也显示了他对局势的判断和处理能力。此外,这段文字也揭示了当时各国对于土地和权力的争夺以及他们为了国家利益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