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师在蔡,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晋之不能,亦可知也已!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
秋,会于厥憖,谋救蔡也。郑子皮将行,子产曰:「行不远。不能救蔡也。蔡小而不顺,楚大而不德,天将弃蔡以壅楚,盈而罚之。蔡必亡矣,且丧君而能守者,鲜矣。三年,王其有咎乎!美恶周必复,王恶周矣。」晋人使狐父请蔡于楚,弗许。
单子会韩宣子于戚,视下言徐。叔向曰:「单子其将死乎!朝有着定,会有表,衣有禬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着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禬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于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从。无守气矣。」
诗句释义
- 楚师在蔡,晋荀吴谓韩宣子曰:
- “楚师”指楚国的军队。
- “蔡”是当时的一个国家名。
- “晋荀吴”是晋国的一位官员。
- “韩宣子”指的是郑国的另一位官员。
- 荀吴对韩宣子说,如果不能援救陈国和蔡国,那么晋国的权威就会失去。
- 注释:这里荀吴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担忧,认为晋国无法同时救助两个国家,意味着晋国已经失去了某些力量。
- 荀吴还质疑晋国作为盟主的责任担当,暗示晋国没有尽到保护弱小国家的责任。
- 注释:这句话反映了荀吴对晋国领导责任的批判,认为晋国未能履行其作为盟主应有的职责。
- 秋,会于厥憖,谋救蔡也。
- “秋”指一年中的秋季,是会议举行的季节。
- “厥憖”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或地理位置。
- “谋救蔡”表示晋国和郑国计划共同救援蔡国。
- 注释:这表明晋国与郑国有共同的目标,即救援蔡国。
- 郑子皮将行,子产曰:
- “郑子皮”是郑国的一位官员。
- “将行”指的是即将出发的意思。
- “子产”也是郑国的官员。
- 子产对子皮进行了劝诫,警告他不能单独行动。
- 注释:这显示了子产对局势的担忧,他认为子皮独自行动可能会有风险。
- 单子会韩宣子于戚,视下言徐。
- “单子”可能是晋国的某位官员。
- “戚”可能是一个具体地点或事件。
- “韩宣子”是郑国的另一位官员。
- 单子与韩宣子会面时,态度平和,举止缓慢。
- 注释:这反映了单子对当前局势的谨慎态度和对晋国未来的担忧。
- 叔向曰:
- “叔向”是晋国的另一位官员。
- 他评价了单子的言行举止。
- 指出单子的死亡迹象。
- 注释:叔向的评价暗示了单子可能正处于生命的晚期阶段。
- **单子其将死乎!朝有着定,会有表,衣有禬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着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禬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于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从。无守气矣。」
- “单子”依然是晋国的官员。
- “将死乎”表明叔向对单子健康状况的担忧。
- “朝有着定,会有表”描述的是朝廷的礼仪程序。
- “视不过结、禬之中”强调了单子的仪态问题。
- “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批评单子的行为和外表都存在问题。
- “今单子为王官伯”指出单子担任的重要职位。
- “命事于会”意指在重要的会议上发表意见。
- “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详细描述了单子的失态。
- “不道,不共;不昭,不从”指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
- “无守气矣”是叔向最后的评论,意味着单子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
- 注释:通过这些描述,可以感受到叔向对单子健康状况的深切忧虑,以及对他未来命运的悲观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