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子至自晋,大夫皆见。高强见而退。昭子语诸大夫曰:「为人子,不可不慎也哉!昔庆封亡,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将死,疾于公宫,辇而归,君亲推之。其子不能任,是以在此。忠为令德,其子弗能任,罪犹及之,难不慎也?丧夫人之力,弃德旷宗,以及其身,不亦害乎?《诗》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其是之谓乎!」
冬十二月,宋平公卒。初,元公恶寺人柳。欲杀之。及丧,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比葬,又有宠。
诗句:
昭子至自晋,大夫皆见。高强见而退。
译文:
昭子从晋国回来了,所有大夫都去见他。高强的见礼后他就退出了。
关键词及注释:
- 昭子: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字伯厚。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德行著称,曾任司寇等职。
- 晋:指晋国,春秋五霸之一,位于今天的山西一带。
- 大夫: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名称,主要负责辅佐君主处理国家大事。
- 见:见面,此处意为拜见。
- 高强:这里指高强的见礼,即高强的拜见行为。
- 退:离开。
诗句:
语诸大夫曰:「为人子,不可不慎也哉!
昔庆封亡,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将死,疾于公宫,辇而归,君亲推之。其子不能任,是以在此。
忠为令德,其子弗能任,罪犹及之,难不慎也?丧夫人之力,弃德旷宗,以及其身,不亦害乎?《诗》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其是之谓乎!」
译文:
昭子告诉众位大夫:“作为儿子,你绝不能不慎啊!从前庆封灭亡时,子尾多接受了一些土地然后逐渐地分给国君的诸位臣子,国君因此认为他忠诚并非常宠爱他。他临死前在皇宫里突然病倒,然后被抬着回家,国君亲自推着他走。他的儿子却无法胜任,因此他被留在了那里。忠心是美好的品德,他的儿子却无法胜任这份责任,罪过仍然要连累到他身上。这是多么难以避免的啊!失去了夫人的恩惠,放弃了自己的德行,以至于危害了自己的家族,这不是很危险吗?《诗》说:‘不要自己首先犯错,也不要自己最后承担责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关键词及注释:
- 为人子:做儿子的责任和义务。
- 不自我先:不要让自己首先犯错。
- 不自我后:也不要让自己最终承担错误的后果。
诗句:
冬十二月,宋平公卒。初,元公恶寺人柳,欲杀之。及丧,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比葬,又有宠。
译文:
冬十二月,宋国的平公去世了。当初,元公讨厌寺人柳,想要杀掉他。但在平公去世的时候,柳在灵堂上烧炭取暖,但当元公到达时,他却把炭火熄灭了。等到安葬之后,柳又受到了元公的宠幸。
关键词及注释:
- 冬十二月:指的是冬天的十二月,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月份名称。
- 宋平公:宋国的君主,名叫宋平,是当时宋国的一位君主。
- 元公:宋平公的同辈兄弟,可能是他的侄子或者弟弟。
- 欲杀之:想要杀掉某人。
- 及丧:到达某人葬礼现场。
- 柳:这里可能是指宋平公的近侍或者宦官。
- 炽炭于位:在灵堂中烧炭取暖。
- 将至:即将到达灵堂。
- 比葬:等到安葬完成。
- 又有宠:后来又得到了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