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名,而不如其已。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终为不义,弗可灭已。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齐豹为卫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义,其书为『盗』。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贱而必书。此二物者,所以惩肆而去贪也。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若窃邑叛君,以徼大利而无名,贪冒之民将置力焉。是以《春秋》书齐豹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冬,邾黑肱以滥来奔,贱而书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名,而不如其已。以地叛,虽贱,必书地,以名其人。终为不义,弗可灭已。是故君子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齐豹为卫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义,其书为『盗』。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贱而必书。此二物者,所以惩肆而去贪也。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若窃邑叛君,以徼大利而无名,贪冒之民将置力焉。是以《春秋》书齐豹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
逐句翻译:冬季,邾国的黑肱因为地位卑微而逃亡,他的名字被记载在史册上,这是因为他是重臣的缘故。君子说:“名字的重要性就在于不能不慎重对待。《春秋》记载了这个人的事迹,但并没有直接称呼他的名字,而是用了贬词‘盗’来指代。” 这里指的是齐豹作为卫国的司寇,他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因此他的事迹也被记录下来。邾国的庶其、莒国的牟夷和邾国的黑肱因为贪图土地而出逃,他们只是为了生存而没有别的企图,所以他们的名字没有被记录。这两件事都是用来警示那些贪婪的人,如果他们继续这样做,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追随他们的脚步。因此,《春秋》通过记载这些事件来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
注释:
- 冬:表示时间。
- 邾黑肱:即邾国的黑肱,是一个因地位低下而被驱逐的贵族。
- 贱而书名:地位低下却仍然被记载在史册上。
- 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君子在这里评论历史事件,强调名字的重要性和慎重的态度。
- “夫有所名”:当人们有了名声之后,就不能再简单地称其为“某人”。
- “不以地叛”,即使地位不高,也不能背叛国家或君主。
- “求食而已”:这些人只是为了生存而逃离自己的国家。
- “三叛人名”,“三”指的是三次背叛。
- “去贪也”,是为了惩罚那些贪婪的人,让他们不再做坏事。
- “昭明”:使事情变得明朗,让善良的人受到鼓励。
- “善志”:这是对君子的赞美。
- “微而显”,“微”是指微小的线索或者是隐蔽的意思,“显”则是显而易见的意思。
- “婉而辨”:这里的“婉”是委婉的意思,“辨”是辨别的意思。
- “上之人能使昭明”:这里的“上之人”指的是君主或者明智的人。
- “善人劝焉”:善良的人都会受到激励。
- “淫人惧焉”:邪恶的人会受到恐惧。
- “君子贵之”:君子认为这种行为值得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示了《春秋》编年体史书的特点。它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道德理念,提醒人们在行为上要慎重考虑后果。这种写法既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道德规范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道德考量。通过这种方式,《春秋》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还成为了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引导人们遵循正确的道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