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夏,陈辕颇出奔郑。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卫世叔齐出奔宋。
【传】十一年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及清。季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鲁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战也宜,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于诸侯矣。」季孙使从于朝,俟于党氏之沟。武叔呼而问战焉,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懿子强问之,对曰:「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者也。」武叔曰:「是谓我不成丈夫也。」退而蒐乘,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季孙曰:「须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季氏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徒卒。老幼守宫,次于雩门之外。五日,右师从之。公叔务人见保者而泣,曰:「事充政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左传·哀公十一年》原文: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
译文:这年春季,齐国国书率军来攻打我国。
注释:齐国书是齐国的将军,他率领军队来攻打我国,这是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2. 《左传·哀公十一年》原文:夏,陈辕颇出奔郑。
译文:夏季,陈辕颇逃亡到郑国。
注释:陈辕颇是齐国的一位官员,他在齐国受到迫害后逃亡到郑国。
3. 《左传·哀公十一年》原文: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
译文:五月,鲁哀公与吴国联合攻击齐国。在艾陵,齐国国书领军与吴国交战,齐军战败,俘虏了齐国国的将领。
注释:这次战役中,吴国与齐国展开激烈的战斗,最终齐国国书领导的部队被击败,俘虏了齐国的将领。
4. 《左传·哀公十一年》原文: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译文:秋季,七月辛酉日,滕国的子虞的母亲去世。
注释:滕子的虞母去世,可能是由于健康原因或者其他不幸事件。
5. 《左传·哀公十一年》原文: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
译文:冬季,十月,为滕国的隐公举行葬礼。
注释:滕隐公去世,他的葬礼仪式标志着对这位前国王的尊重和纪念。
6. 《左传·哀公十一年》原文:卫世叔齐出奔宋。
译文:冬季,卫世叔齐逃亡至宋国。
注释:卫世叔齐因为某种政治原因离开了他的国家,前往宋国寻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