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通“事”]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诗句:石碏谏宠州吁
译文: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通“事”]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注释:石碏谏宠州吁: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即庄姜。她美丽但没有儿子,卫国人为她写了一首名为《硕人》的诗篇。又娶于陈国,名叫厉妫。生了孝伯但早死。他的小妾戴妫生了桓公,庄姜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是受宠的人的儿子。他有宠爱并且喜欢兵器,卫庄公不禁止他,庄姜讨厌他。石碏进谏说:“我听说疼爱孩子,要用正确的道理教导他,不能让他走上邪路。骄傲、奢侈、荒淫逸乐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四种毛病都是因为宠爱和俸禄过度造成的。如果立了公子州吁为太子,就确定好了;但如果还没有这么做,那就给他铺好了道路成为祸端。宠溺而不骄横,骄横而又能够自我克制,克制之后没有怨恨,有了怨恨又能容忍别人的话,这样的人很少。更何况轻视的是高贵的地位,年幼的是尊贵的长辈,疏远的是近亲,新的代替旧的,地位低的加在地位高的人头上,荒淫破坏道义的事情,这是所谓的六种逆德。君臣应当遵循道义,臣子行事应该正直,父亲慈爱,子女孝顺,兄长爱护,弟弟恭敬,这是所谓的六种顺德。放弃顺从追随逆德的道路,所以会导致祸患迅速到来。作为君主的人,应该把祸患当做事情处理并尽快去掉它,这样是否可行呢?”卫庄公不听他的劝谏。
赏析:这首诗描绘出卫庄公与公子州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石碏的忠良和智慧。诗中指出,宠溺而不骄横,骄横而又能够自我克制,克制之后没有怨恨,有了怨恨又能容忍别人的话,这样的人很少。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石碏的赞扬,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