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唯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当为汝说。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诗句翻译与注释:
- 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 注释:曼殊室利(Manjushri),意为光明。此处指文殊菩萨,一位智慧象征的菩萨。”佛威神”指的是佛陀的威灵和神圣力量。”从座而起”表示文殊菩萨起身致敬。”偏袒一肩”是佛教中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右膝着地”表明其恭敬的态度。”向薄伽梵(Buddha)曲躬合掌”即向佛陀低头致敬合十(合掌)。
- 白言:世尊.唯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 注释:文殊菩萨向佛表达请求,希望听闻并理解如来(释迦牟尼)的名字及其宏大心愿和功德,以及这些教诲对于清除业障、利益现世众生的重要性。
-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 注释:佛称赞文殊菩萨的大慈心,认为其出于大悲心而恳请佛法。”善哉”是对前文内容的肯定。”汝以大悲”指的是文殊菩萨以广大的慈悲之心。”劝请我说”表明菩萨的请求。”诸佛名号、本愿功德”是指佛的名称和其心愿的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意味着为了解除众生在轮回中的业障之苦。”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说明是为了使所有众生都能在像法时期得到利益和安慰。
-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 注释:文殊菩萨回应称是,并表达了愿意聆听的意愿。
-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 注释:佛告诉文殊菩萨,在东方有一个名为“净琉璃”(Jambudvipa)的世界,那里居住着一位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陀,具有应正等觉、明行圆满等多种功德,被认为是世间最圣洁的人。”应正等觉”意味着他是一切觉者的导师。”调御丈夫”意指他能驾驭各种事物,如同调遣天上的骏马。”天人师”则是教导天人的导师。其他描述都是对这位佛陀的各种赞誉,强调了其无上的圣德。
赏析:
这首诗是佛教文献中的一段对话,描述了文殊菩萨向佛请求讲述佛陀的名号和心愿功德的场景。文殊菩萨希望通过学习佛陀的智慧以去除众生的业障和苦难,为他们带来福祉。佛陀则回应称是,并详细介绍了那位被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陀的众多功德。这段对话体现了佛教修行中对佛的智慧和慈悲的崇拜,也反映了佛教教义中关于解脱轮回、消除业障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