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注释】

庶人:指平民,即一般老百姓。

天之道:指自然的法则或道理。

分地之利:指利用土地的有利条件。

谨身节用:谨慎自身,节省开支。

养父母:奉养父母,尊敬长辈。

孝无终始:孝敬父母没有始终,随时都在进行。

【赏析】

《孝经·庶人》是一篇论述孝道的文章。文章从“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四个方面阐述了孝道的内涵,指出孝道不分贵贱、贫富,对任何人都有约束力。文章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思想深刻。

文章开篇就提出孝道的定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这句话是全篇文章的主题。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而孝道的实施则必须以天之道和地之利为基础。因此,孝道的实践需要我们谨慎行事,节省开支,这样才能更好地奉养我们的父母。

在这段话中,关键词有“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天之道”指的是自然的法则或道理,“分地之利”是指利用土地的有利条件,“谨身节用”则是指谨慎自身,节省开支。这三者都是孝道的实践方法。

文章接着指出,无论身份高低贵贱,都应遵循这些方法,以此来奉养我们的父母。这里,作者强调了孝道的普遍性和平等性,认为孝道不是某个特定群体专有的,而是所有子女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文章最后总结说,“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这句话表达了孝道的重要性。孝道是贯穿一生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时间或者环境的变化而忽视对父母的孝敬。如果能够时刻铭记并实践孝道,那么我们就不会担心自己会有什么过错或者遗憾。

《孝经·庶人》这篇文章通过阐述孝道的定义、方法和重要性,向读者传达了孝道的真谛和价值。它不仅是对子女的教导和要求,也是对所有人的提醒和警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