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孝经 广至德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注释】

“孝经”,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论述孝道。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教以孝”,教导人们孝顺父母。

“非家至而日见之”,不是亲自到家里去教育,而是通过日常的行为来影响人们。

“教以悌”,教导人们尊敬兄长。

“教以臣”,教导人们尊敬君主。

《诗》,指《诗经》。

“恺悌君子”,温和善良的君子。

“民之父母”,指百姓的养育者。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如果没有很高的德行,谁能够像对待百姓这样伟大呢?

【赏析】

这是孔子在谈论教育时的言论,他主张君子应该通过教育和榜样的力量来引导人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和君主,而不是仅仅靠直接的教导来实现这些目标。他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尊重他人,从而赢得他人的敬重和爱戴。

这段言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就必须先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