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而上之以,是故昔者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汤有小臣,武王有闳夭、泰颠、南宫括、散宜生,而天下和,庶民阜。是以近者安之,远者归之。日月之所照,舟车之所及,雨露之所渐,粒食之所养,得此莫不劝誉。且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尚贤之为说,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也。

【译文】

向上推荐贤能的人,所以从前的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商汤时有小臣,周武王时有闳夭、泰颠、南宫括、散宜生,因此天下太平,百姓富足。所以近处的安居乐业,远处的归顺归服。日月之光普照,舟车所至,雨露滋养,粒食养人,得到这样的恩惠没有不劝人为善的。现在天下的王公大人君子中实际有志于做仁义之人,追求上士之位,上面想符合圣王之道,下面想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所以崇尚贤能是大利天、鬼、百姓而政事的根本。

【注释】

推而上之:向上推荐。

昔者:以前的事。

尧: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名放勋。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姓姚,名重华。相传为尧的贤臣,曾协助尧治理洪水,使民众安居乐业。

禹:夏朝的建立者。他治水有功,被尊奉为神圣。

皋陶(gāo táo):相传是夏禹的大臣和司法官,以正直闻名。

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小臣:商朝大臣,名叫伊尹。伊尹原是个奴隶,后来受到商汤的重用,帮助商汤推翻了暴君夏桀,自己也被商汤任命为宰相。

闳夭(hóng yáo):传说中周文王时的贤臣。

泰颠(tài tiān):传说中的周武王时贤臣。

南宫括(náng gōng kāo):周文王时的贤臣。

散宜生(sàn qí shēng):周文王时的贤臣。

日月之所照:比喻圣人的教化像太阳和月亮那样普照万物。

舟车之(chē chú)及:指交通工具能够通行的地方。

雨露之(rǔ luò zhī)渐:比喻统治者对百姓施予恩惠。

粒(lì)食之(jī)养:指给百姓提供粮食等基本生存条件。

得:获得。这里泛指各种好处。

尚贤者:重视贤才的人。尚,重视。

为:做。为仁德之人,做上等人。为上士,做上等人才。为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意思是上面想做符合圣王之道的事情,下面想做符合国家百姓利益的事情。

中:符合。

天、鬼、百姓之利:指上天、鬼神和百姓的利益。

政事之本:国家政治的根基。

【赏析】

《墨子·尚贤》是《墨子》书中较为著名的篇章之一。文章论述了尚贤的重要性,认为尚贤是天意、鬼神和百姓利益的体现,是国家政务的基础。作者主张尚贤,认为尚贤是符合圣王之道、符合国家百姓利益的重要措施。同时,尚贤也是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

文章开头指出尚贤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尚贤的意义和作用。尚贤可以带来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尚贤的重要性。文章通过阐述尚贤的重要性和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尚贤的重视和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