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今也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贵而恶贫贱。曰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莫若为贤,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

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今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得而知也。

今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贵而恶贫贱,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哉?曰:莫若为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使不知辩,德行之厚,若禹汤文武,不加得也;王公大人,骨肉之亲,躃喑聋暴为桀纣,不加失也。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体,沮以为善,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劳来也;腐臭余财,而不相分资也;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也。若此则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

墨子 · 第十章 · 尚贤(下)

曰:今也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贵而恶贫贱。曰然女何为而得富贵而辟贫贱?莫若为贤,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

译文:
现在天下的士君子都想获得富贵,却厌恶贫贱。那么,你怎样才能得到富贵并避开贫贱呢?不如成为贤人。那么,成为贤人的方法是什么呢?回答说:“力大的人要快去帮助别人,富有的人要尽力地分给别人,有道德的人要努力地去教导别人。”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饥饿的人就能吃饱,寒冷的人就能穿上衣服,混乱的人就能被治理好。如果饥饿的人能吃饱,寒冷的人能穿暖,混乱的人能被治理好,这样,社会就会安定和谐。

现在的王公大人,他们所富足、尊贵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是王公大人的骨肉至亲,无故就富贵起来,面容美丽可爱。但是,王公大人的骨肉至亲、无故就富贵起来、面容美丽的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呢?如果他们不知道这些事情,如果他们治理他们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发生混乱。

天下的士君子都希望获得富贵,却厌恶贫贱,那么,你怎样才能得到富贵并避开贫贱呢?答案是:“不要成为王公大人的骨肉至亲、无故就富贵起来、面容美丽的人。”因为这些人并非可以学得来的。如果不知道如何分辨是非,那德行就不会深厚,就像禹、汤、文、武一样;如果成为王公大人的骨肉至亲、无故就富贵起来、面容美丽的人,他们也不会失去理智。所以,奖赏不能奖赏贤人,惩罚不能惩罚残暴的人。他们所受到的赏赐,都是无缘无故的;他们所受到的惩罚,也都是没有罪过的。因此,让百姓都感到心灰意冷,不再相信善行和正义;他们愿意用尽自己的力量,但不会相互帮助;他们不愿意分享自己多余的财物,也不会相互资助;他们不愿意传播正确的道理,也不会相互教导。这样的话,饥饿的人就无法得到食物,寒冷的人就无法得到衣物,混乱的人就无法被治理。

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尚贤”这一政治主张的重要性。墨子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和稳定离不开贤人的领导和治理。文章通过阐述天下士君子对富贵和贫贱的态度,引出了尚贤的主题。接着,墨子提出了成为贤人的方法,即“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最后,文章总结了尚贤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墨子强调了贤人的社会责任和作用,以及他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文章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富贵和贫贱的不同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