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

【译文】
墨子说:“古时人民刚出生,还没有刑政的时候,人们的说法各不相同。因此一个人就有一个人的看法,两个人就有两个人的观点。十个人就有十种观点,人多的意思就是多的意思。所以人们按照自己的观点去评判别人,用反对别人的观点来互相非议。这样,内部的父子兄弟之间就发生了怨恨和仇恨,不能和睦相处;天下的百姓,都因为水火毒药的伤害而相互损害。到了有余力的时候,又不能互相帮助;腐朽的财物,也不能互相分给别人;好的道术,又不能互相传授。天下的混乱,就像禽兽一样。”

【注释】

  1. 古者:古代,这里指古代人民刚刚出现时。
  2. 民始生:人民刚开始出现。
  3. 刑政:法律政令。
  4. 一人则一义:每个人都有一种观点或解释。
  5. 二人则二义:两个人有不同观点或解释。
  6. 十人则十义:十个人也有不同的观点或解释。
  7. 是故:因此,所以。
  8. 选:选择。
  9. 贤可:贤能的人。
  10. 立:建立,此处意为“成为”。
  11. 以:因为,由于。
  12. 以其:因为。
  13. 为:成为,动词。
  14. 力:力量,能力。
  15. 不足:不足以。
  16. 又:另外,再。
  17. 选择:挑选,挑选。
  18. 之:代词,指天子、三公等人物或者国家。
  19. 远国异土之民:来自远方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
  20. 是非利害:正确与错误,好处与坏处。
  21. 辩:争论,辩论。
  22. 明:理解,明了。
  23. 故:因此。
  24. 画分:划分,分割。
  25. 诸侯国君:诸侯国的国君。
  26. 既:已经,已然。
  27. 力:力量,能力。
  28. 又:再,再次。
  29. 选择:挑选,挑拣。
  30. 其:那,指示代词。
  31. 国之贤可者:国家的贤能之人。
  32. 置立:建立,设置。
  33. 正长:长官、首领。
  34. 既已:已经。
  35. 力:力量,能力。
  36. 又:再,再次。
  37. 其国:该国。
  38. 贤可者:贤能之人。
  39. 立:建立,设置。
  40. 以为正长:作为首领,长官。

赏析:
这是一篇讨论政治治理的文章,墨子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理论:“尚同”,即推崇统一的观念和意见,以此来避免社会混乱和冲突。文章中首先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人们因观点差异而产生纷争,进而引出墨子对于“尚同”的阐述,强调了统一思想的重要性,以及这种思想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通过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墨子对于社会治理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社会公正和稳定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