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祭祀不敢失时几,听狱不敢不中,分财不敢不均,居处不敢怠慢。曰:其为正长若此,是故上者天、鬼有厚乎其为正长也,下者万民有便利乎其为政长也。天、鬼之所深厚而能强从事焉,则天、鬼之福可得也。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强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其为政若此,是以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尚同为政者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今天下之人曰:“方今之时,天下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而天下之所以乱者,何故之以也?”子墨子曰:“方今之时之以正长,则本与古者异矣。譬之若有苗之以五刑然。昔者圣王制为五刑以治天下,逮至有苗之制五刑,以乱天下,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也。是以先王之书《吕刑》之道曰:‘苗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则此言善用刑者以治民,不善用刑者以为五杀。则此岂刑不善哉?用刑则不善,故遂以为五杀。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诗句释义:

  1. 秋祭祀不敢失时几 - 在秋天的祭祀活动中,不敢违背时节。
  • 注释: 表示遵循季节节气的重要性和对时令的尊重。
  • 赏析: 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性,体现了古代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1. 听狱不敢不中 - 审理案件时,不敢偏袒或不公正。
  • 注释: 在司法过程中力求公平公正。
  • 赏析: 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法律公正性的追求和重视。
  1. 分财不敢不均 - 分配财物时,不敢不公平。
  • 注释: 确保财富的公正分配。
  • 赏析: 强调了社会正义和平等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分配公正的重视。
  1. 居处不敢怠慢 - 在日常生活中,居住的地方不能有懈怠。
  • 注释: 对生活细节的严谨态度。
  • 赏析: 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认真态度,以及对细节的重视。
  1. 曰:其为正长若此,是故上者天、鬼有厚乎其为正长也,下者万民有便利乎其为政长也。天、鬼之所深厚而能强从事焉,则天、鬼之福可得也。万民之所便利而能强从事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 - 正长(官员)如果能做到这些,上位者会受到天神和鬼神的恩惠,民众会因为便利而亲近他们。
  • 注释: 描述了官员职责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 赏析: 突出了领导者的责任与影响力,以及其行为对社会福祉的贡献。
  1. 是以谋事得,举事成,入守固,出诛胜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尚同为政者也。 - 因此无论是谋划成功还是执行任务,都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尚同的政治理念。
  • 注释: 尚同政治理念是实现成功的关键因素。
  • 赏析: 强调了集体决策和共识的重要性,以及这种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1.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 - 因此古代圣明君王的治国方式就是这样。
  • 注释: 古代圣明君王治理国家的典范。
  • 赏析: 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的高度。

译文:
现在的官员还保留着古代的官制吗?天下混乱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的人回答说:“现在天下的官吏制度还没有废除,而造成天下混乱的原因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的官吏与古代不同。比如说,苗族用五种刑罚来管理人民,导致天下大乱,这并不是刑法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刑法的方式不对。因此先王的《吕刑》一书中说:‘苗民没有好好利用五刑来治罪,反而被断头折腿。只有实行了‘五杀’的刑罚,才叫法度。’这就是说善于使用刑法来治国的人,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不善于使用刑法的人,就会被视为奸贼。所以说,不善于使用刑法的人,才会使百姓遭受战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