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古者之置正长也,将以治民也。譬之若丝缕之有纪,而网罟之有纲也。将以运役天下淫暴而一同其义也。是以先王之书、相年之道曰:“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辩使治天均。”则此语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此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也。故古者圣王之为若此。
今王公大人之为刑政则反此:政以为便譬、宗於父兄故旧,以为左右,置以为正长。民知上置正长之非正以治民也,是以皆比周隐匿,而莫肯尚同其上。是故上下不同义。若苟上下不同义,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足以沮暴。何以知其然也?
曰: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赏,吾将赏之。”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赏,则众之所非。曰人众与处,于众得非,则是虽使得上之赏,未足以劝乎!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罚,吾将罚之。”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罚,则众之所誉。曰人众与处,于众得誉,则是虽使得上之罚,未足以沮乎!若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则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若有正长与无正长之时同,则此非所以治民一众之道。
墨子 · 第十二章 · 尚同(中)
古之正长治理民众之法,与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同理。先王之言:建国设都,立后王君公,轻大夫师长,皆为治国之要。此言古代上帝鬼神建设国都立正长之目的,非高其爵禄,富贵佚游,而实为兴利除害,治平天下。故古代圣王如是行之。今王公大人施政反此:政以为便,宗于父兄故旧,置以为左右,置以为正长。民知上之置正长非正治,故皆比周隐匿,莫肯尚同上意。故上下不同义。若苟上下不同义,赏誉不足以劝善,刑罚不足以沮暴。何以知其然也?曰: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赏,吾将赏之。”若苟上下不同义,则众之所非。曰人众与处,于众得非,则是虽使得上之赏,未足以劝矣!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罚,吾将罚之。”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罚,则众之所誉。曰人众与处,于众得誉,则是虽使得上之罚,未足以沮矣!若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是则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若有正长与无正长之时同,则此非所以治民一众之道。
逐句释义与译文:
- 原文:故古者之置正长也,将以治民也。譬之若丝缕之有纪,而网罟之有纲也。将以运役天下淫暴而一同其义也。
- 译文:因此,古代设立正长的目的,是为了治理人民。这就像细丝的有条理一样,而捕鱼网则有纲。目的是为了统一天下那些残暴的行为。
- 原文:是以先王之书、相年之道曰:“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辩使治天均。”则此语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此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贵贫寡,安危治乱也。
- 译文:因此,先王的书籍和年代记录说:“建立国家设立都城,就是为后来的君王、君公服务。这是为了使用贤才而不是让他们安逸。通过辩别来治理天平。”这些话反映了古代上帝鬼神设立国都立正长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爵位高贵、俸禄丰厚,而是让这些人成为国家的栋梁,帮助百姓发展事业。
- 原文:今王公大人之为刑政则反此:政以为便譬、宗于父兄故旧,以为左右,置以为正长。
- 译文:现在的王公大人施行的政策与此相反:政策被看作是便利和方便,宗亲父兄故旧作为左右手,设置正长为他们服务。
- 原文:民知上置正长之非正以治民也,是以皆比周隐匿,而莫肯尚同其上。
- 译文:民众知道上级设置正长不是为了治理人民,因此都相互勾结隐藏起来,而不愿意接受上级的命令。
- 原文:是故上下不同义。若苟上下不同义,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足以沮暴。
- 译文:因此,上下之间有不同的观点。如果上下之间的意见不同,那么奖赏和荣誉就不足以鼓励人们做好事,而惩罚和刑罚也不足以阻止人们的暴行。
- 原文:曰: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赏,吾将赏之。”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赏,则众之所非。
- 译文:他说:“君主如果在国家里设立职位并治理民众,担任正长的职责时,他会说:‘如果有人可以受到奖赏,我就给他奖励。’但是如果上下的意见不同,那么君主所赏赐的人就可能会遭到众人的反对。
- 原文:曰人众与处,于众得非,则是虽使得上之赏,未足以劝乎!上唯毋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曰:“人可罚,吾将罚之。”
- 译文:他说:“如果众人在一起生活,那么在众人当中获得非议的人,即使是让他受到君主的惩罚,也不会使他感到足够地羞愧。君主如果在国家里设立职位并治理民众,担任正长的职责时,他会说:‘如果有人可以受到惩罚,我就处罚他。’
- 原文:若苟上下不同义,上之所罚,则众之所誉。曰人众与处,于众得誉,则是虽使得上之罚,未足以沮乎!
- 译文:如果上下的意见不同,那么君主所惩罚的人就会得到众人的称赞。如果众人在一起生活,那么在众人当中获得赞誉的人,即使是让他受到君主的惩罚,也不会使他感到足够地羞愧。
- 原文:若立而为政乎国家,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是则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
- 译文:如果君主在国家里设立职位并治理民众,担任正长的职责时,虽然对奖赏和赞誉不足以鼓励人们做好事,但是对惩罚和刑罚却足以抑制暴行。这样的话,难道不是与我最初的主张“民众开始没有行政长官的时候”相同吗?
- 原文:若有正长与无正长之时同,则此非所以治民一众之道。
- 译文:如果有正长和没有正长的时候相同,那么就不能说这是一种能够管理大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