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知其然也?曰:先王之书汤之《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似二伯黄径。”乃言曰:“呜乎!舞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降之百殃,其家必坏丧。”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也。于《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故上者天鬼弗式,下者万民弗利。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士君子,请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在乐之为物,将不可不禁而止也。

墨子 · 第三十二章 · 非乐(上)

何以知其然也?曰:先王之书汤之《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似二伯黄径。”乃言曰:“呜乎!舞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降之百殃,其家必坏丧。”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也。于《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故上者天鬼弗式,下者万民弗利。

【注释】

“何以知其然也?”: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先王之书”:先王的法令

“汤之《官刑》”:成汤制定的刑法

“恒舞于宫”:常常在宫室中舞蹈

“巫风”:巫术之风

“君子出丝二卫”:君子要穿两件丝绸衣服

“小人否”:小人们不穿

“似二伯黄径”:好像两个伯夷穿着黄褐色的衣服

“呜乎!舞佯佯,黄言孔章”:啊!跳舞的样子如此轻盈,黄颜色的言辞如此华丽

“上帝弗常”:上天不会永远保佑

“九有以亡”:九州因此灭亡

“上帝不顺”:上天不顺从

“百殃”:无数灾祸

“其家必坏丧”:他们的家族必定破败丧亡

“察九有之所以亡”:考察九州之所以灭亡的原因

“徒从饰乐也”:仅仅是追求享受音乐

“《武观》曰”:《武观篇》说

“启乃淫溢康乐”:夏启过分地追求安逸快乐

“野于饮食”:在吃喝方面放荡无度

“将将铭”:正在铭刻铭文

“苋磬以力”:使用铜磬来敲打乐器

“湛浊于酒”:把浑浊的水倒在酒里

“渝食于野”:把食物倒在野外

“万舞翼翼”:众多的舞者翩翩起舞

“章闻于天”:使天上的神灵都听到了

“天用弗式”:上天不用它们祭祀

“当在乐之为物”:关键在于音乐这东西

【翻译】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回答说:先王的法令记载着,商朝汤王制定的刑法中有这样的话:“常常在宫室中舞蹈,这叫做巫风。这种刑罚,君子要穿两件丝绸衣服,小人则不穿。就像两个伯夷穿着黄褐色的衣服。”又说:“啊!跳舞的样子如此轻盈,黄色的言辞如此华丽。上天不会永远保佑。九州因此灭亡。上天不顺从,降下了无数灾祸,他们的家族必定破败丧亡。”考察九州之所以灭亡的原因,不过是追求享受音乐罢了。在《武观篇》中说:“夏启过分地追求安逸快乐,在吃喝方面放荡无度,正在铭刻铭文,使用铜磬来敲打乐器,把浑浊的水倒在酒里,把食物倒在野外,众多的舞者翩翩起舞,使天上的神灵都听到了。上天不用它们祭祀。”所以上者天的鬼神不用它们祭祀,下者百姓也不会因此而得到利益。

【赏析】

本段首先指出天下士君子欲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必须禁绝音乐的观点。接下来作者列举了商代先王禁止过度享乐、崇尚简朴生活的事例,并指出其目的在于防止因贪图享乐而带来的社会问题。接着,引用《武观篇》中关于夏启的一段文字,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说:上者天鬼神不用它们祭祀,下者百姓也不会因此而得到利益,从而再次强调了音乐的危害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