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曰:“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子墨子曰:“焉在矣来。”

孟山誉王子闾曰:“昔白公之祸,执王子闾,斧钺钩要,直兵当心,谓之曰:‘为王则生,不为王则死!’王子闾曰:‘何其侮我也!杀我亲,而喜我以楚国。我得天下而不义,不为也,又况于楚国乎?’遂而不为。王子闾岂不仁哉?”子墨子曰:“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若以王为无道,则何故不受而治也?若以白公为不义,何故不受王,诛白公然而反王?故曰: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

子墨子使胜绰事项子牛。项子牛三侵鲁地,而胜绰三从。子墨子闻之,使高孙子请而退之,曰:“我使绰也,将以济骄而正嬖也。今绰也禄厚而谲夫子,夫子三侵鲁而绰三从,是鼓鞭于马靳也。翟闻之,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

诗句

  1. 彭轻生子曰:“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
  2. 子墨子曰:“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
  3. 孟山誉王子闾曰:“昔白公之祸,执王子闾,斧钺钩要,直兵当心,谓之曰:‘为王则生,不为王则死!’王子闾曰:‘何其侮我也!杀我亲,而喜我以楚国。我得天下而不义,不为也,又况于楚国乎?’遂而不为。王子闾岂不仁哉?”
  4. 子墨子曰:“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若以王为无道,则何故不受而治也?若以白公为不义,何故不受王,诛白公然而反王?故曰: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
  5. 子墨子使胜绰事项子牛。项子牛三侵鲁地,而胜绰三从。子墨子闻之,使高孙子请而退之,曰:“我使绰也,将以济骄而正嬖也。今绰也禄厚而谲夫子,夫子三侵鲁而绰三从,是鼓鞭于马靳也。翟闻之,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

译文

  1. 彭轻生子说:“过去的事情可以知道,未来的事情却无法预知。”
  2. 子墨子说:“假如我的亲人在百里之外,那么他可能会遇到危险,如果能够及时到达就能生存,不能及时到达就会死亡。这里有一辆坚固的车和一匹良马,又有四个角落的轮子,让你选择,你将会乘坐哪一匹马?”
  3. 孟山誉王子闾曾经提到:“白公的祸事,抓住王子闾,用斧头、刀剑、钩子等武器威胁他,对他说:‘为大王效力才能生存,不为大王效力就要处死!’王子闾说:‘这太侮辱人了!杀了我自己的亲人,反而让我去侍奉楚国。我得到天下却不义,我也不去做,更何况楚国呢?’于是没有答应。王子闾难道不是仁义的人吗?”
  4. 子墨子说:“虽然困难重重,但还不是仁义之人。如果认为大王没有道义,那么为什么不接受而治理国家呢?如果认为白公是不义的人,为什么要不接受大王,去讨伐白公而回到大王那里呢?所以我说:虽然困难重重,但还不是仁义之人。”
  5. 子墨子派遣胜绰到项子牛那里。项子牛三次侵犯鲁国的土地,而胜绰三次跟随着项子牛。墨子听说后,派高孙子前去请胜绰回来,并说:“我派胜绰是为了让他骄傲自大从而纠正宠信的人。如今胜绰因为俸禄优厚而欺骗老师,老师三次入侵鲁国而他三次跟随,这是在鞭策马匹让它快跑。我听说,说话讲义却不实行,这是违反明理。胜绰并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是俸禄胜过了他的道义。”

赏析

此诗讲述了墨子与两位学者的对话,通过对话展示了对仁义的理解。彭轻生子提出了关于过往和未来的疑问,孟子则用一个历史故事来说明仁义的重要性。最后,墨子派遣胜绰前往项子牛处,反映了墨子对于如何应对不义之举的执着和坚持。这首诗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