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公输子谓子墨子曰:“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自我得见之后,予我宋而不义,我不为。”子墨子曰:“翟之未得见之时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见子之后,予子宋而不义,子弗为,是我予子宋也。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

诗句:

1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1. 公输子自以为至巧。
  2. 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3. 公输子谓子墨子曰:“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自我得见之后,予我宋而不义,我不为。”
  4. 子墨子曰:“翟之未得见之时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见子之后,予子宋而不义,子弗为,是我予子宋也。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

译文:

  1. 公输子用竹子和木头制作了一只鸟,制作完成后,这只鸟能飞三天不落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公输子制作鸟的比喻,展现了他对于“技艺”的理解。他认为自己制作的鸟技艺高超,但实际上,他的技艺并不如木匠制造的车辕。木匠只需要用三寸长的木材,就能承载五十石的重量,这是对技艺的高度赞扬。而公输子则认为自己的技艺高超,但这种技艺是否真正有益,却不得而知。

第二句:
“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制作鸟的技巧,还不如木匠制作的车辕好。”这里的“鹊”指的是公输子制作的鸟,而“车辖”则是指木匠制作的车轴。

第三句:
“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
这句话的意思是:“木匠只需要三寸长的木材,就能承担五十石的重量。”这里的“刘”字是动词,表示“砍伐、使用”的意思;“五十石”是一个重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100斤左右。

第四句:
“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好处,那它就是巧妙的;如果不能给人们带来好处,那就只能算作笨拙。”这句话强调了技艺的高低应该看其是否有益于他人。

第五句:
“公输子谓子墨子曰:“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自我得见之后,予我宋而不义,我不为。”
公输子说:“在我没有见到您的时候,我想得到宋国。自从我见到您后,给我宋国是不义的,我不能这样做。”

第六句:
“子墨子曰:“翟之未得见之时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见子之后,予子宋而不义,子弗为,是我予子宋也。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
墨子回答说:“在我还没有见到你的时候,你想要得到宋国;自从我见到你后,我给你宋国是不义的,你不愿意接受,这就是我送给你的宋国。你一定要追求仁义之道,我也要把我的天下给你。”

这首诗通过公输子的言行,表达了对技艺高低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追求仁义的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