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男女有守于城上者,什六弩、四兵。丁女子、老少,人一矛。
卒有惊事,中军疾击鼓者三,城上道路、里中巷街,皆无得行,行者斩。女子到大军,令行者男子行左,女子行右,无并行。皆就其守,不从令者斩。离守者三日而一徇,而所以备奸也。里正与皆守宿里门,吏行其部,至里门,正与开门内吏,与行父老之守及穷巷幽间无人之处。奸民之所谋为外心,罪车裂。正与父老及吏主部者,不得,皆斩;得之,除,又赏之黄金,人二镒。大将使使人行守,长夜五循行,短夜三循行。四面之吏亦皆自行其守,如大将之行,不从令者斩。
诸灶必为屏,火突高出屋四尺。慎无敢失火,失火者斩其端,失火以为事者车裂。伍人不得,斩;得之,除。救火者无敢喧哗,及离守绝巷救火者斩。其正及父老有守此巷中部吏,皆得救之,部吏亟令人谒之大将,大将使信人将左右救之,部吏失不言者斩。诸女子有死罪及坐失火皆无有所失,逮其以火为乱事者如法。
译文:
在城上守卫的男女中,有六分之一的人要使用弩和四兵。丁女子、老年男子和年轻女子,每人都要携带一柄长矛。
如果在城上或城内突然发生紧急情况,那么在中军中迅速击鼓的军鼓手会击鼓三次。这时,城墙上以及城内的道路和巷街,都不允许通行,违者将被斩首。当女子到达大军时,规定男子应当行走于左侧,女子行走于右侧,不得并行。她们都应各自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如有违令者将被斩首。离守岗位三天后将进行一次巡行,这是为了预防奸诈行为的发生。里正和所有的守卫人员都需夜宿在里门附近,负责巡逻的人员在到达里门后,里正便开门迎接他们进入,并带领父老和守卫人员到大街小巷巡视,以防范不轨之民。如果发现有奸民谋划外心或谋叛,罪责严重者会被车裂。若里正与父老以及负责巡查的官吏未能完成任务,都将被斩首;若能完成任务,则免除死罪,并得到奖励,每人可获得二镒黄金。
大将在夜间派出士兵五名进行巡逻,每名士兵需要巡行三遍;而在短夜期间,每名士兵需要巡视三遍。四面的官吏也都必须自行巡视自己的职责区域,其巡视的次数与大将相同。如果有士兵不遵守巡逻规定,那么该士兵将被斩首。
所有灶口周围一定设有遮挡物,以防火苗飞出屋外超过四尺。绝对禁止任何人失火,一旦失火,首先被处决的是失火者的头部。如果是因工作不慎引发失火,将车裂处死。伍人如果未按规定行动,将遭斩首。救火的人不得大声喧哗,如果离开岗位并在巷道中失火,将遭斩首。负责此巷中部的里正和父老如果能够救助火势,那么可免除其处罚。
注释:
诸男女:指城里的所有男女。
什六弩、四兵:弩、四兵是古代武器,此处指城中的守卫人员。
丁女子:年满十八岁至十六岁的女子。
行左、行右:古代军队行进时,男子走左侧,女子走右侧,这里指的是女子和男子行军的方向不同。
就其守:指守卫各自的岗位。
无从令者斩:没有服从命令的人将被斩首。
离守者三日而一徇:在离守岗位上三天后进行一次巡行检查。
备奸:防备奸诈之人。
里正:古代地方基层官员,负责维护地方治安。
救火者无敢喧哗:指在救火时,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引起更大的混乱。
部吏:负责某地区军事任务的军官。
车裂:古代一种残酷的刑罚方式,即将犯人的车辕套在马身上拖拉,直至断裂而死。
火突:指烟囱,此处用以比喻火灾。
慎无敢失火:千万不要失火。
失火者斩其端:指失火者将被处以斩首。
伍人:五人为一组,称为“伍”。
无有所失:不要因为失火而受到任何处罚。
逮:逮捕。
如法:按照法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