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近,亟收诸杂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左守事者。先举县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长短及凡数,即急先发。寇薄,发屋,伐木,虽有请谒,勿听。入柴,勿积鱼鳞簪,当队,令易取也。材木不能尽入者,燔之,无令寇得用之。积木,各以长短、大小、恶美形相从。城四面外各积其内,
诸木大者皆以为关鼻,乃积聚之。
城守,司马以上父母、昆弟、妻子有质在主所,乃可以坚守。署都司空,大城四人,候二人,县候面一,亭尉、次司空、亭一人。吏侍守所者财足廉信,父母、昆弟、妻子有在葆宫中者,乃得为侍吏。诸吏必有质,乃得任事。守大门者二人,夹门而立,令行者趣其外。各四戟,夹门立,而其人坐其下。吏日五阅之,上逋者名。
池外廉有要有害,必为疑人,令往来行夜者射之,谋其疏者。墙外水中为竹箭,箭尺广二步,箭下于水五寸,杂长短,前外廉三行,外外乡,内亦内乡。三十步一弩庐,庐广十尺,袤丈二尺。
诗句
1 寇近,亟收诸杂乡金器若铜铁及他可以左守事者。
- 注释: 当敌人临近时,迅速收集各个乡村的金属器具(如金、铜、铁等),以及其他可以用来防御的物品。
- 赏析: 这个动作表明了在战争初期,需要快速动员所有可用的资源来应对敌人,体现了古代战争中资源的重要性。
- 先举县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长短及凡数,即急先发。
- 注释: 首先将县官的住所和不重要的官府建筑拆除,根据材料的数量,优先处理那些急需的材料。
- 赏析: 这反映了在紧急情况下,优先保证重要物资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 寇薄,发屋,伐木,虽有请谒,勿听。
- 注释: 如果敌人来袭,就破坏房屋,砍伐树木,即使有人请求也不要听从。
- 赏析: 这种策略显示出了一种以破坏对方物资为目标的决心,同时也表明了对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 入柴,勿积鱼鳞簪,当队,令易取也。
- 注释: 进入屋内时,不要堆积像鱼鳞一样的簪子,应当保持通道畅通,以便易于取用这些财物。
- 赏析: 这强调了在战斗中保护和利用物资的重要性。
- 城守,司马以上父母、昆弟、妻子有质在主所,乃可以坚守。
- 注释: 城墙防守时,只有司马以上的官员及其父母、兄弟、妻子被拘留在主人那里时,才可以坚守城池。
- 赏析: 这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忠诚的重视,以及在危机时刻对家庭成员的保护。
- 署都司空,大城四人,候二人,县候面一,亭尉、次司空、亭一人。
- 注释: 设立都司空,四个城门各有一名都司空,两名候卫,一面的亭长和一名次司空、亭长各一人。
- 赏析: 这显示了军队组织结构的严密性,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数量。
- 吏侍守所者财足廉信,父母、昆弟、妻子有在葆宫中者,乃得为侍吏。
- 注释: 在守城的官员中,如果有足够的钱财且廉洁诚实,而且他们的父母、兄弟、妻子中有人是皇宫中的宫女或太监,那么就有资格担任守卫。
- 赏析: 这揭示了选拔守卫的标准,不仅仅是因为金钱或家庭背景,还注重个人的品德和能力。
- 池外廉有要有害,必为疑人,令往来行夜者射之,谋其疏者。
- 注释: 城外的水渠必须设置障碍物以防害处。必须警惕那些来往的人,尤其是夜间行走的人,并射击他们,以防范那些可能泄露机密的人。
- 赏析: 这反映了古人对于安全和保密的重视,以及对潜在敌人的警觉。
- 墙外水中为竹箭,箭尺广二步,箭下于水五寸,杂长短,前外廉三行,外外乡,内亦内乡。三十步一弩庐,庐广十尺,袤丈二尺。
- 注释: 墙上外的水中设置了竹箭,箭的长度为二步宽,长度为五寸,长度各不相同,前面外层有三行,外面向外,里面也是向内。三十步一个弩房,房子的宽度为十尺,长度为一丈二尺。
- 赏析: 这一部分描述了一种复杂的防御设施,包括竹箭和弩房的设计,展现了古代军事工程的巧妙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