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六年春,葬许僖公。
夏,季孙行父如陈。
秋,季孙行父如晋。
八月乙亥,晋侯欢卒。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
晋狐射姑出奔狄。晋杀其大夫阳处父,则狐射姑曷为出奔?射姑杀也。射姑杀则其称国以杀何?君漏言也。其漏言奈何?君将使射姑将。阳处父谏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于是废将。阳处父出,射姑入。君谓射姑曰:「阳处父言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射姑怒,出刺阳处父于朝而走。
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曷为不告朔?天无是月也。闰月矣,何以谓之天无是月?非常月也。犹者何?通可以已也。
◇文公七年
春,公伐邾娄。三月甲戌,取须朐。取邑不日,此何以日?内辞也,使若他人然。
文公(元年~十八年)
文公六年春,葬许僖公。夏,季孙行父如陈。秋,季孙行父如晋。八月乙亥,晋侯欢卒。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晋杀其大夫阳处父。晋狐射姑出奔狄。晋杀其大夫阳处父,则狐射姑曷为出奔?射姑杀也。射姑杀则其称国以杀何?君漏言也。其漏言奈何?君将使射姑将。阳处父谏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于是废将。阳处父出,射姑入。君谓射姑曰:「阳处父言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射姑怒,出刺阳处父于朝而走。
解析:
这段文段记录了春秋时期鲁文公时期的一些政治事件和个人行动。文公是当时鲁国的统治者,他的活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军事、外交和国内政治等。从文中可以看出,文公在位期间经历了不少挑战和冲突,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政治斗争。
文公六年春,葬许僖公:这一事件表明文公开始了他的统治时期,并且关注内政,处理国家事务,包括对已故诸侯的安葬。
夏,季孙行父如陈:这表明文公利用季孙这样的重臣去维护或扩展他的外交关系网,增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秋,季孙行父如晋:此行为进一步显示文公寻求通过外交手段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和扩大影响。
八月乙亥,晋侯欢卒:这则事件揭示了晋国内部的政治动荡,以及文公可能试图解决晋国内部问题的行动。
冬十月,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文公派遣亲信前往晋国参加对晋国国君的葬礼,此举显示了文公对晋国的支持及其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维持与晋国的良好关系。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晋国内部的不稳定,也反映了文公对内政策的调整,即削弱那些可能导致内部分裂的人物的影响力。
晋狐射姑出奔狄:此事件揭示了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某些人物因政治原因选择离开本国的情况。
晋杀其大夫阳处父:文公在这一事件中显示出强硬的一面,他采取了极端措施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自身的权力安全。这种行为虽然可能引起反感,但也反映出他在面对挑战时的果断。
这段文字通过记录一系列具体的事件,展示了春秋时期鲁国及其领导人文公在政治、外交和国内政策方面的动态。这些事件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提供了理解当时社会结构和政治动态的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