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蔡侯次于屈貉。◇文公十一年春,楚子伐圈。
夏,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匡。
秋,曹伯来朝。
公子遂如宋。
狄侵齐。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狄者何?长狄也。兄弟三人,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其之鲁者,叔孙得臣杀之。则未知其之晋者也。其言败何?大之也。其日何?大之也。其地何?大之也。何以书?记异也。
◇文公十二年
春王正月,盛伯来奔。盛伯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
杞伯来朝。二月庚子,子叔姬卒。此未适人何以卒?许嫁矣。妇人许嫁字而笄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其称子何?贵也。其贵奈何?母弟也。夏,楚人围巢。
秋,滕子来朝。秦伯使遂来聘。遂者何?秦大夫也。秦无大夫,此何以书?贤缪公也。何贤乎缪公?以为能变也。其为能变奈何?惟諓諓善竫言。俾君子易怠。而况乎我多有之,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其心休休。能有容是难也。

【译文】

楚成王、蔡文公驻扎在屈貉。◇文公十一年春,楚成王进攻齐国的圈地。

夏天,叔彭与晋国的郤缺在承匡相会。

秋季,曹昭公来朝见。

公子遂到宋国去。

狄国人侵扰齐国。冬十月甲午日,叔孙得臣在咸打败了狄人。狄是什么?是长狄,兄弟三人,一个到了齐国,一个到了鲁国,一个到了晋国。其中那个到了齐的王子成父杀了他,那个到了鲁的叔孙得臣杀了他,不知道那个去了晋的人是谁。他为什么战败?是因为他强大。他在哪一天战败?是因为那天是大的日子。他在哪一个国家战败?是因为那是大国。为什么要记下这件事?这是为了记载奇异的事。

◇文公十二年

春季,周历正月,盛伯逃亡到鲁国。盛伯是谁?失去了封地的国君。为什么不称名呢?因为兄弟之间有谦辞。

杞桓公也来朝见。二月庚子,子叔姬去世。这已经许嫁的人死后,用什么礼仪安葬?用成人的礼。为什么要称子叔姬为子?因为是贵族女子。她有什么尊贵呢?因为是同母兄弟。夏季,楚国人包围了巢邑。

秋季,滕文公前来朝见。秦穆公派遣连任前来聘问。连任是谁?秦国的大夫。秦国没有大夫,为什么却要记载此事?这是表彰穆侯善于变通。他怎样变通?只是喋喋善辩。使他的君主容易懈怠,何况我们国家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只有一个人能够坚定不移而没有别的技能。他的心很宽和,能有容忍是很难办到的。

【注释】

  1. ①屈貉:地名。
  2. ②文公:春秋时鲁国君主,姓姬,名轨。即位后改元“文”。
  3. ③楚子:指楚康王。
  4. ④蔡侯:即蔡穆侯,名燮。
  5. ⑤次(zhì):驻扎。
  6. ⑥屈:地名。
  7. ⑦襄:年号。此篇作于文公十一年。
  8. ⑧伐圈:攻取齐国的圈地。圈,地名。
  9. ⑨叔彭生:人名。
  10. ⑩承匡:地名。
  11. ⑪朝:使……来访。
  12. ⑫遂(suì):公子名,字子叔,鲁文公之弟。
  13. ⑬奔:逃奔。
  14. ⑭盛伯:人名。失地之君也,姓嬴氏,名虔。
  15. ⑮夏:夏季。
  16. ⑯滕文公:人名,姓田,名稚圭,又称仲子盘。
  17. ⑰秦伯:秦穆公。
  18. ⑱变:通达。
  19. ⑲諓諓:善言善辩。
  20. ⑳断断:坚毅果敢的样子。
  21. ㉑母弟:同母弟。
  22. ㉒唯:只,表示肯定的语气副词。
    23._(wěi):古同“违”,违背。
    24.__
    (hé)__:(huán)善:善言。
  23. ㉒休休:宽容的样子。
  24. ㉒难:困难。
    【赏析】
    本文记叙文公十一年春季楚国攻打齐国的圈地和冬季滕国的来朝以及鲁僖公去世的事件。文章先记楚成王围困了巢邑,再写鲁国向楚国派遣使者,然后叙述了鲁僖公去世的经过和原因,最后记述滕国前来朝见和秦穆公派连任前来聘问的事情。全文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左传》中有关鲁僖公去世事件的记载,多采用《左传》的写法,但本文却别开蹊径,通过记叙鲁国内政来表现鲁僖公去世的原因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