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群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候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孰知?如此者,是谓量权。”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具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知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诗句解读

1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

  • 关键词解释:
  • “量”:衡量、评估。
  • “天下之权”:指天下的权力、影响力或地位。
  • “揣”:推测、判断。
  • “诸侯之情”:指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意图、实力强弱等。
  • 译文:古代善于使用天下的人,必须衡量天下的权势,来推测诸侯国的情况。
  1. “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 关键词解释:
  • “权衡”:衡量、比较。
  • “强弱轻重”:力量的多与少,地位的高低。
  • “隐匿变化”:隐藏的变化、难以察觉的变动。
  • 译文:如果无法准确衡量力量(权重)和了解诸侯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就无法区分其强弱。如果不能准确地揣测诸侯国的情感变化,就不知道他们隐藏起来的变化和动向。
  1.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
  • 关键词解释:
  • “度”:考虑、评估。
  • “大小”:指事物规模的大小。
  • “谋于众寡”:根据人的数量来决定事情的成败。
  • “称货财有”:衡量财富的多寡。
  • “料人民多少”:估量民众人数的多少。
  • “饶乏”:充裕或缺乏。
  • “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评估地理环境的优势和危险。
  • “谋虑孰长、孰短”:比较计谋和策略的长处和短处。
  • 译文:什么是衡量权力的方法呢?就是要评估事物的大小,根据人的数量来决定事情的成败。要考察财富的多寡以及人民的丰盈程度。要辨别地理环境是否便利、是否有利。要比较计谋和策略的长处和短处。
  1.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具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知其变。”
  • 关键词解释:
  • “揣情”:揣测他人的真实情感。
  • “至”:达到顶点。
  • “非常喜之时”:极度欢喜的时候。
  • “及其欲也”:满足了他的欲望之后。
  • “非常惧之时”:极度恐慌的时候。
  • “极其恶也”:达到了他的厌恶点。
  • “知其变”:知道这种情感的转变。
  • 译文:揣测他人真实情感时,必须选择在对方极度欢喜的时刻,去满足他的欲望。如果他的欲望得到满足,就不能隐藏他真实的情感。必须选择在对方极度恐惧的时刻,去触动他的最深层厌恶。当他的情感达到极端时,就不能隐藏他的真实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能够感知并理解情感的细微转变。

赏析

此篇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和对人性的理解来制定策略。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对手的实力,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对。在实际操作中,既要考虑到对方的弱点,也要防止自己成为对方的猎物。同时还要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任何可能影响局势的信息,以便及时作出调整。这种策略的运用不仅需要在战略层面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