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
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会稽刻石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
30有7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
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
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
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
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
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
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
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
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注释:
- 皇帝休烈:皇帝的德行和功绩光辉灿烂。
- 三十有七: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使用这个年号。
- 亲巡天下:亲自巡视全国。
- 周览远方:广泛地了解各地情况。
- 遂登会稽:于是登上了会稽山。
- 宣省习俗:宣扬并考察当地的文化习俗。
- 黔首:平民百姓的意思。
- 本原事迹:追溯事情的原委。
- 秦圣临国:秦始皇统治时期,对国家进行了严格的法制改革。
- 始定刑名:确立明确的法律制度。
- 显陈旧章:展示和重申古代的法度与规章。
- 初平法式:最初制定的法律条文。
- 审别职任:仔细区分和确定职责和职位。
- 六王专倍:指六国的君主背逆中央权威,各自为政。
- 暴虐恣行:极度残暴和任意妄为。
- 阴通间使:暗中派遣间谍进行联络或破坏活动。
- 饰省宣义:修饰并推广儒家的教义和道德。
- 有子而嫁:已婚女子被迫出嫁给他人。
- 防隔内外:防范和隔离国内外的敌对势力。
- 禁止淫佚:禁止淫荡和荒废政事的行为。
- 男女絜诚:男女之间应保持忠诚和诚实的态度。
- 夫为寄猳:丈夫成为寄居于别人的家奴。
- 女为逃嫁:女人被迫离开娘家出嫁。
- 男秉义程:男性应以正义为导向行事。
- 妻为逃嫁:妻子被迫离开丈夫出嫁,这在当时被视为极大的耻辱。
- 咸化廉清:所有人都应该受到教化,行为应当纯洁正直。
- 皇帝并宇:皇帝治理天下,无所不包。
- 兼听万事:全面听取各方意见,处理事务公平公正。
- 远近毕清:无论是远在边疆还是近在朝廷,都达到了治理清明的效果。
- 运理群物:管理所有事物,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规律。
- 考验事实:验证事实的真实性。
- 各载其名:记录各种事件及其影响,明确其名称和性质。
- 贵贱并通:贵族和平民都应相互理解,消除隔阂。
- 善否陈前:善恶是非都应明示于众,让人民知晓。
- 饰省宣义:通过宣传儒家教义来美化社会风俗。
- 有子而嫁:已婚男子被迫离婚改嫁。
- 男秉义程:男性应遵循正义的原则行事。
- 妻为逃嫁:女子被迫出走另嫁他人,被视为极大的不幸。
- 咸化廉清:所有人都应受到良好的教化,行为应纯洁正直。
赏析:
这首诗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的诏令,旨在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弘扬儒家思想等目的。《会稽刻石》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详细记载了秦始皇的政治理念、统治策略以及对民众的号召和要求。全文充满了强烈的帝王气概和法治主义色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观念。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