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月,葬卫献公。
齐高止出奔北燕。冬,仲孙羯如晋。
◇襄公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颇来聘。
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五月甲午,宋灾,伯姬卒。
天王杀其弟年夫。
王子瑕奔晋。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宋灾,伯姬卒焉。其称谥何?贤也。何贤尔?宋灾,伯姬存焉,有司复曰:「火至矣,请出。」伯姬曰:「不可。吾闻之也,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下堂。傅至矣,母未至也。」逮乎火而死。
郑良霄出奔许,自许入于郑,郑人杀良霄。
冬十月,葬蔡景公。贼未讨何以书葬?君子辞也。
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宋灾故者何?诸侯会于澶渊,凡为宋灾故也。会未有言其所为者,此言所为何?录伯姬也。诸侯相聚,而更宋之所丧,曰死者不可复生,尔财复矣。此大事也。曷为使微者?卿也。卿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卿不得忧诸侯也。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秋九月,葬卫献公。
齐高止出奔北燕。冬,仲孙羯如晋。
译文:
秋天的九月初,卫献公被安葬。齐国的高止逃亡到了北燕。冬天时,仲孙羯来到了晋国。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春秋时期鲁国国君襄公在位期间的事件记录。诗中详细记载了襄公元年到三十年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包括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等。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状况,也展现了襄公在位期间的治理能力和领导风格。同时,诗中还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展示了襄公的决策过程和人物性格。整体来看,这是一部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古代诗歌作品,为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