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三十一年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己亥,仲孙羯卒。冬十月,滕子来会葬。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
《春秋左氏传》
襄公三十一年春王正月
诗句:
春,王正月。
夏六月辛巳,公薨于楚宫。
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己亥,仲孙羯卒。冬十月,滕子来会葬。
癸酉,葬我君襄公。
十有一月,莒人杀其君密州。
译文:
在这一年春天,周历的第一个月,穆叔从澶渊返回,与孟孝伯交谈,并预言赵孟(鲁襄公)不久将去世。夏季末,六月辛巳日,襄公死于楚国的宫殿中。秋天,九月癸巳日,太子子野去世。九月己亥日,仲孙羯也离世。冬季,十月,滕国的成公来参加葬礼,十一月,莒国人杀了他们的君主密州。
注释:
-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鲁国第三十九任君主,年号“襄”,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60年至前514年。
- 襄公三十一年春季: 指的是鲁襄公在位的最后一年中的春季,即公元前513年的春季。
- 王正月: “王”在这里指周天子或周王室,“正月”指的是正月初一日,这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个重要日子。此句反映了襄公时期对周王室的尊重和依赖。
- 楚宫: 楚国的宫殿,这里特指襄公因故去世的地方。
- 子野: 鲁国的一位重要人物,名字不详,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大夫或高官。
- 仲孙羯: 鲁国的另一名大夫,名字不详。
- 滕子: 滕国的国君,名成公,是来参加葬礼的诸侯国之君。
- 密州: 莒国的一个地区,此处指明了莒国内部的一个具体事件。
赏析:
《春秋左氏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事件的古籍,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记载。襄公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个君主,其在位期间的历史背景、政治变革以及个人经历都值得深入探讨。本诗通过简洁的四句话,概括了襄公在位的最后几年内的重要事件,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同时,诗歌还通过提及不同国家的参与和反应,反映出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此外,诗歌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事件的记录,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