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壬申,郑伯嘉卒。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公如晋,至河乃复。五月,葬郑简公。
楚杀其大夫成然。
秋七月。冬十月,公子整出奔齐。楚子伐徐。
晋伐鲜虞。◇昭公十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虔于乾溪。此弑其君,其言归何?归无恶于弑立也。归无恶于弑立者何?灵王为无道,作乾溪之台,三年不成,楚公子弃疾胁比而立之。然后令于乾溪之役曰:「比已立矣,后归者不得复其田里。」众罢而去之,灵王经而死。楚公子弃疾弑公子比,比已立矣,其称公子何?其意不当也。其意不当,则曷为加弑焉尔?比之义宜乎效死不立。大夫相弑称人,此其称名氏以弑何?言将自是为君也。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于平丘。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公不与盟,晋人执季孙隐如以归。公至自会。公不与盟者何?公不见与盟也。公不见与盟,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曷为不耻?诸侯遂乱,反陈、蔡,君子耻不与焉。

昭公十二年春,郑伯嘉卒;夏季,宋公使华定来聘

郑伯嘉卒:

昭公十二年春,郑国的国君郑伯嘉不幸去世。这标志着昭公时期又一位重要政治领导人的离世,使得郑国的政治局势可能因此发生一些变动。郑伯嘉的去世,不仅对郑国本身是个损失,也反映了当时诸侯间交往频繁与政治权力更迭的复杂性。

宋公使华定来聘:

夏季,宋公派遣华定前来访问和通好,体现了他为了维持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是与晋国的友好,积极展开外交活动的策略。这种外交行为的目的在于通过结盟和和平共处,来增强自己在动荡时代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昭公时期的宋国可能正处在需要稳定国内或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阶段,因此对外交往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这两起事件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到昭公时期内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互动。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诸侯国在内政外交上的种种考量,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平衡和战略布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