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庐归于蔡。
陈侯吴归于陈。此皆灭国也,其言归何?不与诸侯专封也。
冬十月,葬蔡灵公。
公如晋,至河乃复。
吴灭州来。
◇昭公十四年
春,隐如至自晋。
三月,曹伯滕卒。
夏四月。
秋,葬曹武公。
八月,莒子去疾卒。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昭公十五年
春王正月,吴子夷昧卒。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龠入,叔弓卒,去乐卒事。其言去乐卒事何?礼也。君有事于庙,闻大夫之丧去乐,卒事。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大夫闻大夫之丧,尸事毕而往。
夏,蔡昭吴奔郑。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冬,公如晋。
◇昭公十六年
春,齐侯伐徐。
楚子诱戎曼子杀之。楚子何以不名?夷狄相诱,君子不疾也。曷为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
夏,公至自晋。
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九月大雩。季孙隐如如晋。
以下是对《春秋谷梁传·昭公(元年~三十二年)》诗句的逐句翻译与注释:
- 诗句:“蔡侯庐归于蔡。”
- 译文:蔡侯庐归还了蔡国。
- 注释:这里描述了蔡国的君主庐归附于蔡国,可能是由于某种政治或军事原因。
- 诗句:“陈侯吴归于陈。此皆灭国也,其言归何?”
- 译文:陈国的君主吴回到了陈国。这些都是被消灭的国家,为什么说他们要回国?。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对陈国灭亡后君主回国的不同解读。
- 诗句:“冬十月,葬蔡灵公。”
- 译文:在冬天的第十个月,埋葬了蔡灵公。。
- 注释:这里指的是蔡灵公的葬礼,蔡国国君去世后的安葬仪式。
- 诗句:“公如晋,至河乃复。”
- 译文:公子夷即位为昭公后,前往晋国。到了黄河边又返回去了。
- 注释:描述了昭公即位后的行为,以及他在途中的困惑和最终的决定。
- 诗句:“吴灭州来。”
- 译文:吴国有能力消灭州来。
- 注释:这里可能暗示了吴国的强大和对其他国家的威胁。
- 诗句:“◇昭公十四年”
- 译文:昭公第十四年。
- 注释:这是对昭公十四年的一个简短介绍,可能是为了方便读者快速查阅。
- 诗句:“春,隐如至自晋。”
- 译文:春天,隐如从晋国归来。
- 注释:这里提到了人物“隐如”,他可能是昭公时期的一位重要臣子或使者。
- 诗句:“三月,曹伯滕卒。”
- 译文:三月初,曹国的君主滕去世。
- 注释:描述了曹国的君主去世,可能是由于健康问题或其他原因。
- 诗句:“夏四月。”
- 译文:夏天的四月。
- 注释:这可能是一个时间的描述,用于表示某个事件发生在夏季的某个月。
- 诗句:“秋,葬曹武公。”
- 译文:秋天,安葬了曹国的武公。
- 注释:这里可能是关于曹国君主的去世和安葬的记录。
通过对《春秋谷梁传·昭公(元年~三十二年)》诗句的逐句释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文本的内容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