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月,葬晋昭公。
◇昭公十七年
春,小邾娄子来朝。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秋,郯子来朝。八月,晋荀吴帅师灭贲浑戎。
冬,有星孛于大辰。孛者何?彗星也。其言于大辰何?在大辰也。大辰者何?大火也。大火为大辰,伐为大辰,北奈亦为大辰。何以书?记异也。
楚人及吴战于长岸。诈战不言战,此其言战何?敌也。
◇昭公十八年
春王三月,曹伯须卒。
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异其同日而俱灾也。外异不书,此何以书?为天下记异也。
六月,邾娄人入鄅。
秋,葬曹平公。
冬,许迁于白羽。
◇昭公十九年
春,宋公伐邾娄。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己卯,地震。
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冬,葬许悼公。贼未讨何以书葬?不成于弑也。曷为不成于弑?止进药而药杀也。止进药而药杀,则曷为加弑焉尔?讥子道之不尽也。其讥子道之不尽奈何?曰:「乐正子春之视疾也,复加一饭则脱然愈,复损一饭则脱然愈,复加一衣则脱然愈,复损一衣则脱然愈。」止进药而药杀,是以君子加弑焉尔,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是君子之听止也。葬许悼公,是君子之赦止也。赦止者,免止之罪辞也。」◇昭公二十年
春秋时期,昭公元年(公元前518年),鲁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政治与外交事件。
在《春秋谷梁传》中,昭公元年记载了鲁襄公即位,而“昭公元年”则是根据《春秋》的编排方式所采用的一个相对固定的纪年法。这一年,鲁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例如,四月,陈国的火灾被记录了下来。这些记载不仅体现了《春秋》注重记录具体事实的特点,还反映了古人对于天象异常的关注。
昭公七年春季,小邾子来访朝见。这表示鲁国在当时仍保持着与其周边国家的政治联系。夏季,鲁国进行了田猎活动,这是古代贵族的一种娱乐方式,但同时也可能涉及到对外展示军力或进行军事训练。这种活动不仅展示了鲁国的军事实力,也可能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影响。
昭公十一年春,宋平公去世,昭公亲自前往致哀。这表明了当时诸侯间的相互尊重和礼节,以及鲁国在诸侯中的礼仪之邦地位。同时,这也反映了鲁国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仍然遵循传统的礼制和礼仪。
同年秋,郯子来鲁朝见。这一外交互动不仅展示了鲁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其作为礼仪之邦的地位。通过与外国使节的交流,鲁国不仅传播了自己的文化,也学习到了其他国家的长处,促进了文化的互鉴。
昭公十六年,齐侯伐徐。这一事件不仅显示了齐侯的军事行动力量,也可能对周边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影响。同时,这也反映出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小国往往需要寻求外部援助以维护自己的安全。
昭公二十一年,晋荀吴帅师灭贲氏之戎。这不仅体现了晋国的武力,也显示了其对外扩张的决心。这一举动可能是在回应其他国家的挑战,也可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
昭公时期,鲁国通过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展示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些活动不仅涉及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还包括了对内政策的实施和国际关系的处理。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