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晋人执虞公。虞已灭矣,其言执之何?不与灭也。曷为不与灭?灭者亡国之善辞也,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

◇僖公六年

春王正月。

夏,公会齐侯、宋会、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冬,公至自伐郑。

◇僖公七年

春,齐人伐郑。

夏,小邾娄子来朝。郑杀其大夫申侯。其称国以杀何?称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

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毋。曹伯般卒。

公子友如齐。

冬,葬曹昭公。

◇僖公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洮。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郑伯乞盟。乞盟者何?处其所而请与也。其处其所而请与奈何?盖酌之也。

诗句翻译:

  1. 冬,晋人执虞公。虞已灭矣,其言执之何?不与灭也。曷为不与灭?灭者亡国之善辞也,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
  • 译文:冬天,晋国人抓住了虞公。既然已经灭掉了虞国,那么为什么还要说抓了它呢?因为灭掉国家是亡国的委婉说法,也是上下同心协力的结果。
  1. ◇僖公六年
  • 译文:春天,周历的正月。
  1. 夏,公会齐侯、宋会、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强也。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 译文:夏天,鲁文公和齐桓公、宋襄公、陈灵公、卫成公、曹昭公一起伐郑,围攻新城。城池被包围不用“围”字,为什么用“围”字?表示攻击的力度很强。秋天,楚国人围攻许国,诸侯随后救援许国。
  1. 冬,公至自伐郑。
  • 译文:冬天,鲁文公从攻打郑国回来。
  1. ◇僖公七年
  • 译文:春天,齐国人攻打郑国。
  1. 夏,小邾娄子来朝。郑杀其大夫申侯。其称国以杀何?称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
  • 译文:夏天,小邾国人前来朝见。郑国杀死了自己的大夫申侯。为什么要用“称国以杀”的说法?这是国君杀害大夫的婉转说法。
  1. 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毋。曹伯般卒。公子友如齐。冬,葬曹昭公。
  • 译文:秋天,七月,鲁文公和齐桓公、宋襄公、陈灵公、郑穆公一起在宁无结盟。曹宣公去世。公子友前往齐国。冬天,安葬了曹昭公。
  1. ◇僖公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洮。王人者何?微者也。曷为序乎诸侯之上?先王命也。郑伯乞盟。乞盟者何?处其所而请与也。其处其所而请与奈何?盖酌之也。
  • 译文:春天,周历的正月,鲁文公和王、齐桓公、宋襄公、卫成公、许男、曹昭公、陈灵公、郑穆公一起在洮地结盟。王是指地位较低的人。为什么排在诸侯之上?这是由于先前君主的命令。郑文公请求结盟。请求结盟的人是谁?处在自己应该去的位置并且请求结盟。他处在自己应该去的位置并请求结盟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根据情况斟酌后的决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