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这首诗是《孔雀东南飞》的原文,描述了焦仲卿的妻子在丈夫去世后,被迫改嫁,与前夫的儿子共同生活的故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注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诗的意思是,焦仲卿的妻子像一只孔雀一样,向东南方飞翔,每走五里就停下来徘徊观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注释:十三岁就能织布,十四岁学习裁剪衣裳,十五岁时就会弹箜篌(一种古代乐器),十六岁开始读书诵诗书。到了十七岁成为府吏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悲伤。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注释: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坚守节操,我留在空荡荡的房子里,见面的次数很少。每天鸡叫的时候就开始机织,夜里也不能休息。连续三天断掉五匹布,父母亲因此嫌弃我慢。不是因为织布慢,是你家的媳妇难以做啊!我无法胜任这个差使,白白地留下了,请你们禀报母亲,让我及时回家吧。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注释:府吏听到这个消息后,向母亲禀报说:“我已经是个小官吏了,幸好又娶到了这位妻子,和她一起生活过夫妻生活,一起度过死亡。我们相处了两年多,还不算很久,她行为没有偏差,为什么反而这么不满意呢?”母亲对他说:“你为什么如此在意呢?这个妻子没有礼貌,举动完全自己决定,我一直很怨恨你,你不能自由。东边有一户人家有个贤惠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非常美丽,我为你向她母亲请求。你可以尽快让她离开这里,千万不要让她留下来!”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注释:府吏跪下来告诉母亲说:“我恭敬地向您禀报阿母,如果她现在送走了这个妇女,那么我会一直不再娶妻的。”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的妻子在丈夫死后被迫改嫁的故事。诗歌通过描写妻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命运多舛的一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人物心理和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