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朕以览听馀闲,无事弃日,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于此;恐后世靡丽,遂往而不返,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于是乎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氓隶;隤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始。』

「于是历吉日以斋戒,袭朝服,乘法驾;建华旗,鸣玉鸾;游乎六艺之囿,驰骛乎仁义之涂,览观春秋之林。射狸首,兼驺虞;弋玄鹤,舞干戚;载云䍐,掩群雅;悲伐檀,乐『乐胥』。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述易道,放怪兽;登明堂,坐清庙。恣群臣,奏得失;四海之内,靡不受获。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芔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若此,故猎乃可喜也。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疲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由也。从此观之,齐、楚之事,岂不哀哉!地方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垦辟,而人无所食也。夫以诸侯之细,而乐万乘之侈,仆恐百姓被其尤也。」

上林赋 译文    
    
于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朕以览听馀闲,无事弃日,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于此;恐后世靡丽,遂往而不返,非所以为继嗣创业垂统也。』于是乎乃解酒罢猎,而命有司曰:『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氓隶;隤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始。』    
    
「于是历吉日以斋戒,袭朝服,乘法驾;建华旗,鸣玉鸾;游乎六艺之囿,驰骛乎仁义之涂,览观春秋之林。射狸首,兼驺虞;弋玄鹤,舞干戚;载云䍐,掩群雅;悲伐檀,乐『乐胥』。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述易道,放怪兽;登明堂,坐清庙。恣群臣,奏得失;四海之内,靡不受获。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芔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若此,故猎乃可喜也。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疲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由也。从此观之,齐、楚之事,岂不哀哉!地方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垦闢,而人无所食也。夫以诸侯之细,而乐万乘之侈,仆恐百姓被其尤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武帝时期上林苑的壮丽景象和丰富内容。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附近。该诗通过对上林苑的详细描述,展示了汉帝国的强大和繁荣。同时,作者还表达了他对统治者滥用权力、追求奢侈生活的担忧。    
    
诗歌开篇即提到皇帝对上林苑的喜爱,以及他在其中度过的美好时光。随后,诗人通过对比诸侯王的奢华行为和皇帝的节俭生活,批评了某些统治者的无度消费和浪费行为。这种批判性的态度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它涉及到了对最高统治者的道德评价问题。    
    
在描述上林苑的各种景观时,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语言。他描绘了水流如丝、鸟语花香、鱼跃龙腾等自然美景,同时也提到了宫殿建筑、狩猎活动等人文景观。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上林苑的自然之美,更表现了汉帝国的繁荣昌盛。    
    
诗人总结了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即统治者应该珍惜资源、关注民生,而不是过度追求个人的享受和权力。他的这种思想对于后世的政治改革和个人品德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流水比作丝带,将飞鸟比作琴声等。这些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情感。    
    
《上林赋》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汉帝国的强大和繁荣,更提出了许多深刻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这些内容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