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赋

有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曰:「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缀而弗康,实用西迁,作我上都。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主人曰:「未也。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宾曰:「唯唯。」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下之隩区焉。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及至大汉受命而都之也,仰寤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奉春建策,留侯演成。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实惟作京。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酆灞,据龙首。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肇自高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历十二之延祚,故穷奢而极侈。建金城其万雉,呀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入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乡曲豪举,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

诗句:
西都宾问东都主人曰,
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缀而弗康,实用西迁,作我上都。

译文:
西都宾向东都主人询问道:“听说汉朝建立之初就谋划了都城的选择,当时有人建议建都洛阳,但最终决定迁移到长安。”
主人回答说:“并非如此。希望客人能抒发怀旧的情感,唤起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古代的思念之情。让我向你展示汉朝的治国之道、弘扬大汉王朝的辉煌。”
西都宾回答道:“是的。”

注释:

  1. 西都宾:古代文学中的一个角色,代表着某种观点或立场。这里可能指一个对汉朝初期决策有所质疑的人。
  2. 东都主人:古代文学中的角色,代表一种观点或立场。这里的东都主人可能是一个赞同汉朝初期决策的人物。
  3. 皇汉之初经营:指的是汉朝初期的政治决策和治理。
  4. 都河洛:指的是选择洛阳作为首都。
  5. 缀而弗康:意思是犹豫不决,没有做出决定。
  6. 实用西迁:表示最终选择向西迁移到长安。
  7. 作我上都:表示长安成为了新的首都。
  8. 主人:这里是对东都主人的称呼,表明他是这个对话的主导人物。
  9. 未也:意思是不是这样。
  10. 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表示希望西都宾能抒发对过往的记忆,唤起对古代的深深怀念之情,并从汉朝治国之道中获得启发,弘扬大汉王朝的辉煌。
  11. 摅怀旧之蓄念:抒发对往事的怀念和思考。
  12. 发思古之幽情:唤起对历史的深刻感受和思考。
  13. 博我以皇道:获得来自汉朝治国之道的启示和指导。
  14. 弘我以汉京:弘扬汉朝的辉煌成就和荣耀。
    赏析:
    《两都赋》是班固在永平、永元年间创作的一篇大赋,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这篇赋通过对长安和洛阳两座都城的描写,展现了汉朝初期的政治决策和治理成就。同时通过虚拟的人物对话,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评价。整篇文章气势宏大,条理清楚,说服力强,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品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