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置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是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亲东向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毋有敢惰。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钱、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
月令第六
这个月,命令司空说:“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置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译文:
在这个月中,命令司空说:“此时是雨水降临之时,河流上涨、湖泊泛滥,沿着国家和城镇巡视,全面检查田野的情况,修缮河堤水坝,确保道路畅通无阻,没有阻碍交通的障碍。在狩猎时设置捕兽的网具以及药物,禁止使用这些工具走出城门。”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人对于季节变化和农业活动的管理与重视。在春季,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开始复苏。此时,人们需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以确保农作物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要关注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防止过度捕猎导致物种灭绝。
这首诗还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是月也
这个月,命令野虞不要砍伐桑树和柘树。鸣鸠拂拭着羽毛,戴胜从桑树上降落。准备一些曲形的植物容器。皇后和妃子都要穿着整齐的衣服,面向东方亲自种草。禁止妇女观看此仪式,减少她们的劳役。蚕丝已经生产完毕,分配茧丝和丝绸来制作衣服,以供给祭祀和宗庙的用帛,没有人敢懈怠。
译文:
在这个月中,命令野虞不要砍伐桑树和柘树。鸣鸠擦拭它的羽毛,戴胜从桑树上落下。准备一些弯曲的植物容器。皇后和妃子都要穿着整齐的衣服,面向东方亲自种草。禁止妇女观看此仪式,减少她们的劳役。蚕丝已经生产完毕,分配茧丝和丝绸来制作衣服,以供给祭祀和宗庙的用帛,没有人敢懈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时节的自然景象和社会活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农事活动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月里,人们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农业生产,以确保农作物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要关注野生动物的生活状态,避免过度捕猎导致物种灭绝。此外,诗歌中还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