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
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
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注解】
巫山:山名,在今重庆市南。
淮水:即淮河,流经安徽省、江苏省等省区。
我欲东归:想回到故乡。我:指诗人自己。
害梁不为:不危害梁国。害,损害。
水何梁:水为何如梁。梁,桥头堡或渡口。
汤汤回回:水势浩大的样子。
临水远望:望着江水,思念家乡。
泣下沾衣:泪水沾湿了衣服。
谓之何:你叫我怎么办?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心情。
第一句“巫山高”是说山很高大,第二句“高以大”是说这座大山很雄伟,第三句“淮水深”是说淮河的水很深,第四句“难以逝”是说很难渡过去。诗人要回故乡,但有碍于梁国,不能回去,所以第五六两句说:“我欲东归,害梁不为”。第七八句“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意思是说我聚集在这里没有高高的吊桥,水有什么渡口呢?最后一句“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是说看着滚滚东流的河水,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裳。
这首诗语言朴素而自然,意境深远而又含蓄。全诗用比兴手法,把个人的情感和国家的形势巧妙地联系起来,抒发了忧国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