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注释:

  1. 梁甫: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南。
  2. 步出齐城门:离开齐国的都城(临淄)。
  3. 遥望荡阴里:远望远处的山野。
  4. 累累正相似:坟墓众多,排列得整齐。
  5. 问是谁家墓:在何处寻问是哪一家的坟墓。
  6. 田疆古冶子:战国时期齐国人,以勇猛著称。
  7. 力能排南山:力量大到足以把南山移走。
  8. 文能绝地纪:文采出众,能够写出千古传世的文章。
  9. 一朝被谗言:一天之内就被诬陷。
  10. 二桃杀三士:春秋时齐景公手下有四个将军,因为争功,被晏子设计除掉了两个,剩下三个又互相嫉妒,最终都被景公所杀。
  11. 谁能为此谋:谁又能为此事谋划?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全诗通过对齐景公身边几个大臣的命运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权臣当道、奸佞当道的危害,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政治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愤恨之情。
    首句“梁甫吟”,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背景。第二句“步出齐城门”,描绘了主人公从齐都(临淄)出发的场景。第三句“遥望荡阴里”,进一步描绘了他远望的方向和心情。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里中有三坟”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自己的疑问:“问是谁家墓?”这里的“问”字,既是对齐景公的指责,也是对自己遭遇的感慨。而接下来的“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两句,则分别赞扬了两位大臣的英勇和才能,进一步衬托出了齐景公身边的其他几位大臣的无能和贪婪。
    正当人们以为这些大臣将会得到重用之时,突然之间,“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这句诗不仅揭示了权臣当道、奸佞当道的危害,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于这种政治黑暗的愤怒和无奈。紧接着,诗人又以“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一句,再次强调了自己与权臣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英勇又智慧、既忠诚又坚韧的古代忠臣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