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之马。必有陆地之船。但有意气不能自前。心非木石。
荆根株数得覆盖天。当复思东流之水。必有西上之鱼。
不在大小。但有朝于复来。长笛续短笛。欲今皇帝陛下三千万。
【注释】
前缓声歌:先唱一首缓慢的歌声。
水中之马:像在水中奔驰的骏马一样,形容文思敏捷。
必自前:一定会向前冲。
心非木石:心不是木头和石头。
荆根株数得覆天:荆根的数目可以遮盖天空。比喻才气横溢。
复思东流之水:又想起往东流淌的水。喻人才辈出。
必有西上之鱼:必定有从西边上来的鱼。比喻贤能之士。
不在大小:不在于地位高低或官位大小。
但有朝于复来:只要还有人来。
长笛续短笛:用长笛吹奏短笛曲。比喻不同风格的歌曲相合。
欲今皇帝陛下三千万:想现在皇帝陛下有三千种不同的音乐。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通过对“水”与“船”、“荆根”与“天”、“鱼”与“人”等事物的巧妙比照,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报效朝廷的心志与抱负。全词语浅意深,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前缓声歌水中之马,必有陆地之船。但有意气不能自前,心非木石。”写自己虽然胸中有才华,但因为受到种种束缚而无法施展出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将作者内心的郁闷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水中之马”指的是自己在仕途上如同在水中的骏马一般,虽然有着出众的才能,但却无法自由自在地奔跑;而“陆地之船”则是指自己的梦想就像陆地上的船一样,虽然有着明确的目标,但却无法真正实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之情。
接下来两句“荆根株数得覆天,当复思东流之水,必有西上之鱼。不在大小,但有朝于复来。长笛续短笛,欲今皇帝陛下三千万。”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进一步发挥。其中,“荆根株数得覆天”指的是荆树的根数足以覆盖天空;“当复思东流之水,必有西上之鱼。不在大小,但有朝于复来”则是说即使没有大鱼,也会有小鱼在水面上来回游动,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而“长笛续短笛”则是指用长笛吹奏短笛曲,比喻不同风格的歌曲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最后一句“欲今皇帝陛下三千万”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皇帝能够赏识自己的才华,并给予重用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之情以及渴望得到重用、报效朝廷的心志与抱负。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才华,值得细细品味。